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哈爾濱新區加快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步伐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於靈爽):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100%,「四上企業」復工復產率90%以上,餐飲堂食全面開放,旅遊景區也陸續恢復營業……連日來,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以下簡稱「哈爾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加快恢復。哈爾濱新區把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的「先手棋」和重要突破口,不斷提升簡政放權的靶向性和精準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打開便利之門,也為黑龍江省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可借鑑「新區樣本」。

 承諾即開工 為項目建設裝備「制度引擎」

  4月23日,位於哈爾濱新區的黑龍江省百大項目——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科創總部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凍土掘進,建設正酣。

  作為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建設單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成立復工小組,制定復工計劃、解決復工難題,於3月12日實現開復工,率先按下了哈爾濱大項目建設的「啟動鍵」,比預計時間提前了33天。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建設現場 供圖 哈爾濱新區

  「由於疫情影響,企業三月份才起步辦手續,新區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在3月11日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目前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整個項目提前了30多天,這主要是得益於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審批局快速的、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華說。

  據了解,哈爾濱新區全面對焦全國最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全面提升投資建設審批速度的可行路徑,按照「容缺受理、承諾准入、誠信開工」的思路,通過「帶標出讓、提前介入、全程輔導、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並聯審批、一次發證」等舉措,走出了一條獨具新區特色的「承諾即開工」改革新路。

  據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黨支部書記劉惟喬介紹,這項審批制度改革主要是將投資強度、容積率、單位能耗標準、污染控制標準、稅收等指標作為企業投資項目土地「招拍掛」的前置條件,與土地出讓公告一併對外發布。企業充分利用「招拍掛」的等候時間提前開展耗時較長的方案設計和材料準備,政府各審批部門全程指導和幫辦代辦。對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且不會產生嚴重後果的審批事項,政府實行告知承諾制,切實壓縮了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時間。

  「今年,哈爾濱新區將『承諾即開工』行政審批範圍由社會投資工業類和倉儲類建設項目,擴大到所有建設項目。」劉惟喬說。

 由「天」到「秒」 創新推行「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剛提交項目設立申請,就收到了審批通過簡訊,這著實讓位於哈爾濱自貿片區「環球農業絲路帶交易博覽中心」項目工作人員大吃一驚。這一哈爾濱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各項條件均符合哈爾濱自貿區推出「秒批」政策,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就獲得審批通過。

  環球農業絲路帶交易博覽中心項目獲得「秒批」並非個例。哈爾濱新區建設「哈爾濱新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企業開辦直通車」專屬平台,通過與新區正在推行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將開辦企業所需的「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和社保登記」4個環節壓減為「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將社保登記環節合併到企業登記環節中)。利用該平台,新區的申請人可以以電子文檔形式自主申報企業名稱、住所(經營場所)、經營範圍等事項,對於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範圍內的自主填報或選擇內容,可以實現在線自動比對審核,即「秒批」。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新區的企業開辦在一天之內即可完成,遠低於全國規定的8.5個工作日和哈爾濱市規定的2個工作日的要求。

市民在哈爾濱新區辦理審批業務 攝影 呂岩

  同時,為了切實改善新區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和群眾創造最便利的辦事條件,哈爾濱新區把「多事項」按照「一件事」進行關聯性組合,形成了「商事登記+經營許可+牌匾審批」的行政審批套餐服務模式,根據企業經營範圍推出了「我要開食品商貿公司」「我要開網吧」「我要辦學校」等一系列「套餐式」服務。企業可從申報營業執照開始,只提交一份申請材料,就可同時辦理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和牌匾申請許可證,入口端「關聯提示、一次提交」,過程中「同步受理、並行審批」,出口端「證照同發,多證同發」,真正實現了「辦一件事、只跑一次」,「事項再多、一次辦妥」,切實做到了「一套材料、同時受理、聯合驗場、並聯審批、證照同發」。

  「政企銀」攜手 穩企穩崗屢出新招

  為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及相關政策,更好地為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搭建便捷、通暢、高效的合作共贏渠道,4月17日,哈爾濱新區通過「雲會議」形式,組織金融機構及駐區企業召開了以「用好政策『金鑰匙』助力企業『穩發展』」為主題的政銀企對接會。

  早在2017年12月,哈爾濱銀行即成立哈爾濱分行哈爾濱新區科技專業支行,作為與新區政府戰略合作的執行單位,積極為新區政府、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支持。2019年4月,進駐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企業綜合服務大廳,為新區企業提供一站式、便捷的金融諮詢與服務。

  據新區金融服務公司總經理解禮寧介紹,依託統一的政務服務平台,按照「窗口受理、系統推送、後台審批、窗口發照」的模式,哈爾濱新區與園區、銀行等共建政務服務窗口。目前,哈爾濱新區已與深哈合作產業園、江南園區、高新區孵化器等3個園區以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哈爾濱銀行等9家商業銀行共建了政務服務窗口。企業可以選擇就近的窗口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事項。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各「政銀企合作單位」辦理企業設立397家。

  同時,為了打破空間障礙,哈爾濱新區最大限度地為異國、異地客商辦理行政許可手續提供便利,對入駐的深圳企業實行了以「雙向取優、標準統一、異地核驗、協同審批」為主要特點的異地協同審批。這樣行之有效的異地協同審批不但使深圳來哈投資企業共享了深圳和哈爾濱新區的政策,還方便了企業審批落地。目前,已有3家深圳企業通過異地協同審批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

  受疫情影響,哈爾濱新區企業復工復產進度不同,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發生變化。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哈爾濱新區啟動快速響應機制,統籌安排專車 「點對點」運送務工人員。

哈爾濱新區「點對點」接回的務工人員接受體溫監測 供圖 哈爾濱新區

  早在3月11日,哈爾濱新區「點對點」「一站式」從大慶市和北安市等地接回來的首批覆工人員經過隔離後,紛紛走進哈爾濱融創文旅城配套住宅項目工地,開始整理倉庫中擱置了數月的施工器械,投入新的建設中。截至目前,哈爾濱新區先後租用接送客運大巴102台次,累計行程22577公里,將1906名返崗人員安全運達各自的工作崗位,助力企業加速復工復產。

  隨著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企返崗,在機器運轉的陣陣轟鳴聲中,哈爾濱新區內一個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熱潮湧動,帶來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