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人跟我留言:「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想裸辭!」
看這讀者的語氣和頭像,感覺剛工作不久,有一股特有的朝氣和熱血,也同時帶著對自己能力的傲氣和不甘。
什麼是裸辭?大概是指:我有一份工作,但是不想乾了;不過,我還沒找到下家,看情況再說。也就是說——赤條條,來去公司無牽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聽著很瀟洒,但我本能想問的是:你房貸還了嗎?算一算你的帳戶,交房租夠嗎?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交了麼?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人這麼沒勁?現在不是流行說「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嗎?機會那麼多,賺錢的方式總是有的…….
不滿意薪資、討厭公司規章制度、不符職業發展三大原因高居裸辭原因的榜首。
乍一看,好像沒什麼特別,但是仔細琢磨,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這幾點完全不能成為裸辭的理由,根本就是裸辭人自己出了問題!
原因一: 薪資不滿意?
按道理你在入職時談下來的薪資,一般都是自己的期望薪資,當時肯定是滿意或者是能接受的。
那麼後來不滿意了,是因為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後來的人比自己工資高?還是感覺工資增長過於緩慢?
如果是第一種情形,那你一點脾氣沒有,生氣的完全沒道理,因為新人招聘,工資是按人才市場的定價走。
如果是第二種情形,那或許是因為公司所在行業低迷,又或許是公司整體薪資漲幅過低,這樣的話,你想要很高的漲薪,當然不現實,除非你有特別重大的個人貢獻,否則別想。
當然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而是別人都漲了不少,就你一個人漲的少,那就很可能是由於自己業績表現不佳,或者跟領導關係太差。
這樣的話,你還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嗎?
原因二:討厭公司規章制度?
Excuse me?因為討厭公司的政策,制度和各種規定,就要裸辭?
那你能保證裸辭後,辛辛苦苦找的下家,所有制度你都能接受,都能令你滿意?
抱歉,公司真的不是你家開的,怎麼可能什麼都符合你的完美標準呢?
人在職場,我們得學會適應不同的職場環境,包括領導風格,管理模式,公司文化等等。
如此,才能讓自己活的遊刃有餘,將精力集中在鍛鍊才能,增長本事這些核心事情上。
原因三: 不符合職業發展方向?
這個我又要打個問號了。
職業規劃其實從大學畢業時就應該心裡有數,找工作或者跳槽,都是在職業規劃軌道上,一步步向職業目標邁進。
而你都在職場混了那麼多年,突然有一天發現手頭乾的工作不是自己心裡想乾的,更不是自己想未來長期發展的,一氣之下裸辭,美其名曰「尋找心中的夢想」
那是不是說,你之前的每一次跳槽都毫無規劃而言,都是在一次次轉場中混點生活費而已?
如果是這樣,那麼這一次的裸辭,結果也和之前沒什麼不同,只能更糟。
@MM:
一個月前,裸辭了。
投了三周簡歷,約面試的次數屈指可數,反正就是各種原因都沒能入職自己比較喜歡的公司。
在五一之後,如果還沒滿意的工作確認下來,我估計就會接受一家薪酬跟之前一樣的公司入職當過渡了。
@我是鋼鐵俠:
裸辭過,其實自身的壓力不算大,就是身邊的人時不時問我,上班了嘛?找到工作了嘛?這才最令人崩潰的,那段時間情緒的確很低沉。
@林菇菇:
我很後悔裸辭,像我這種在外漂泊的真的頂不住,租房水電、吃喝出行、信用卡花唄....都是扛不過去的事。
那種感覺想想都活不下去,裸辭真令人後悔?
裸辭沒毛病,但是你沒有在做好準備之前,選擇裸辭,就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
(1)沒想好要走什麼路
在裸辭前沒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沒從各個方面詳細了解公司業務和未來工作內容,很容易導致又跳入另一個坑,然後會再次裸辭,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裸辭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做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積累,這樣你裸辭後才比較容易上岸。
(2)沒一定的經濟儲存
大多的職場人都已經是屬於自立的人,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是自己付錢。
裸辭就意味著會有相當長的一段無業游民狀態,就等於有一段工資空檔期,這段時間的花銷從哪來來?
(3)沒做好裸辭心理準備
伴隨裸辭而來的,一定是心理壓力,長期如此還容易造成焦慮,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超過七成的人,會容易在裸辭之後著急難以找到工作這件事情,不知道新工作什麼時候路定,就會容易入職不夠好的公司。
如果你想要裸辭,可以。但是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慎重的考慮。
你要有足夠支撐你生活一段時間花銷的經濟基礎,還要有裸辭的勇氣和支持你堅持待業空檔期無所事事的心理狀態,最重要的是還要有不斷升值的能力。
世界那麼大,我們沒辦法真的做到想看就去看,畢竟家裡都沒礦。
裸辭一時爽,待業持續慘。
關於裸辭,你想說什麼?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