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解讀:招行的科技「進化」之路 信息科技投入超93億

2020-03-30   移動支付網

移動支付網訊:3月20日,招商銀行(下稱「招行」)發布2019年度財報。

財報披露,2019年,招行實現營業收入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歸屬於股東凈利潤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移動支付網整理了招行近5年的營收及利潤情況,可以看到,招行營收及盈利能力穩定增長,尤其是2017年以來,增速明顯加快。

移動支付網進一步整理了近5年招行各分部營收及其占比情況,2017年很明顯是拐點:2017年以來,批發金融業務、零售金融業務營收增速明顯加快;在業務占比上,2017年報披露的零售金融業務占比超過批發金融業務,隨後差距逐步加大。

2017年剛好是招行成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時候。

1.科技相關投入加大

在2017年財報中,招行表示,在常規IT成本投入的基礎上,核定上年稅前利潤的1%(7.9億元),專門成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如果需要,未來投入力度還可以加大。同時,招行表示,深信投資金融科技就是投資未來。

說到做到,之後招行多次提高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預算。

2018年,招行將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預算提高到上年營業收入的1%(22.1億元),且不用看短期的投入產出比。

2020年3月18日,招行宣布,自2020年起,將金融科技創新基金預算比例從全行上年度營業收入的1%提升至1.5%。根據其2019年財報披露的營收數據計算,該基金預算已達40.46億元,與該基金成立之初的預算相比,已提高了412%。

不僅如此,從2018年財報開始,招行開始披露信息科技投入,且該投入逐步加大(2018年、2019年的增速分別為35.17%、43.97%)。2019年度,招行信息科技投入93.61億元。

同時,招行研發相關員工數量及占比也逐年增加,至2019年底,招行研發人員共3253人,占比3.84%。

可以說,招行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是不遺餘力的。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影響可以輻射到獲客、營銷、風控等各個階段,同時,也可以從業務數字化、智能化以及開放合作等多個方面看金融科技。

現階段,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還是傳統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其中,電子渠道的用戶情況是最直觀的表現。

2.電子渠道用戶增多,信用卡用戶增速減緩

移動支付網整理了各業務分部主要的電子渠道用戶變化的情況,以及信用卡業務的用戶數變化情況。

可以看到,零售、批發金融業務電子渠道的用戶數都明顯增長。移動支付網發現一個頗有趣的現象:零售金融業務的2個主要電子渠道中,用戶月活數的增速稍慢於累計用戶數的增長,這或許提醒了招行,提高電子渠道新用戶數的同時,也需要關注用戶粘性,提升用戶使用自家服務的頻次。

與零售金融業務相反,在批發金融業務的2個主要電子渠道中,月活增速快於累計用戶增速,這或許反映了企業用戶對電子渠道的需求,尤其是對移動電子渠道的需求(2019年財報顯示,【招商銀行企業App】用戶數100.0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87.45%,月活42.65萬戶,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136.68%,遠遠高於【網上企業銀行】月活21.91%的增速。圖表沒有呈現這一數據,是因為招行2018年報沒有披露【招商銀行企業App】的月活數據),批發金融業務具有一定發展潛力,「零售之王」招行也需要關注這一方面。

信用卡業務是銀行營收的重要來源,招行近年來信用卡流通數逐年增大,2018年以來,增速趨緩。近期,許多分析文章表示,信用卡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融科技或許可以為銀行業開拓新的營收來源,從而提高營收。

在行長致辭中,田惠宇表示,經過上半場轉型,招行「輕資產」經營成效明顯,而科技是唯一可能顛覆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力量。招行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銀行,把探索數字化經營模式作為轉型下半場的主攻方向。

無獨有偶,2019年11月,在智慧銀行生態ECOS 1.0發布會上,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未來的銀行就是金融科技公司。

隨著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應用逐步深化,金融科技重塑銀行業已經成為了現實。時代裹挾著每一個人前進,儘管爭議依舊存在,金融科技卻依舊成為了銀行業的必選項。

招行的科技「進化」初見成效,對於銀行業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不同銀行的具體情況不會完全相同,如何走好自己的路依舊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