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兒成親媽騙財的搖錢樹!狠毒的父母,比魔鬼更可怕

2019-12-18   曦曦媽說教育

我們總是認為,從備孕,到十月懷胎;從生產的十級陣痛,到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拉扯長大……每一個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偉大的媽媽。我們總是認為,每個孩子的出生,都能給家庭帶來歡樂,都會為這個家庭增添很多幸福;我們總是認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因為父母們做任何事情永遠都是不圖回報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

而前兩天,曦曦媽看了一個新聞,第一次讓我覺得「為了她好」這四個極度噁心——

小潘,上饒市信州區人,今年18歲沒有上過一天學!從14歲開始,她的親媽李曉春就開始到處託人給女兒說媒,並且公開自己的要求,不看年齡長相,主要看對方給的彩禮是否夠多。


從14歲到18歲,這4年里小潘被媽媽安排了兩次婚約。最近這一次,男方交了26萬禮金,酒席3萬,每個月給小潘媽媽2000元,並且各種節日都要給錢。同時,小潘媽媽多次以女兒的手機摔壞了等各種理由騙取財物,甚至不惜以醫院誤診懷孕的訊息向男方再次索要4萬元。只要對方不願意給,她就安排女兒消失,以離家出走讓對方妥協,而這些錢財均被她揮霍了。


這4年里,小潘也曾反抗過,但其媽媽利用威脅控制,讓小潘很是恐懼,她甚至將小潘的頭往水裡浸。被抓後的小潘媽媽,竟然信口雌黃地說:「為了她好。」

作為一個母親,我真是想破了頭,也想不通小潘的母親為何如此喪心病狂。本該在學校享受學習的樂趣,本該在課堂接受知識的薰陶,本該有一群好朋友嬉戲打鬧的年紀,卻被親媽給剝奪了。對此,網友們也忍不住感嘆:「看完這個,誰還敢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不管是已經成為父母的人,還是已經成年的孩子,曦曦媽都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明白以下幾點——

(1)沒有能力養,就別衝動地生孩子

不得不說,在部分人眼中,總覺得生孩子養孩子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事實上,這個年代養一個孩子,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只要有吃有穿就好的狀態。

有的人依然覺得,兒子是延續香火的,所以不管自己生幾個女兒,依然要再拼一拼,直到生了兒子為止;有的人依然覺得,孩子不被餓死不被冷死就行了,至於上學嘛,看自己的覺悟了,覺悟高就多讀幾年,覺悟低小學畢業就可以輟學了;有的人依然覺得,我現在可以啃老就儘量啃老,反正將來我還有機會啃小……

生一個孩子,絕不應該是衝動行事!就撫養來說,這是一個費錢的事情;就教育來說,這又是一個費神的事情。所以,在自己沒有做好這兩方面準備的時候,儘量別過早的要孩子,一方面避免了自己不堪壓力的頹廢、犯罪,一方面也避免了毀掉一個無辜的孩子。

曦曦媽一直堅信,這個時代雖然提倡而生二胎,但如果不是在各種條件都成熟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應該慎重才對。盲目的追求數量,還不如用心的追求質量!

(2)善待自己的骨肉,就像善待自己的生命一樣

每一個孩子,都帶著期盼來到這個世界,他們來到我們的家庭,這就是一種緣分,所以應該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善待。

生活中,有些父母就是利己主義者。自己打扮得光鮮靚麗,一副青春洋溢的樣子,而自己的孩子不僅穿得髒兮兮的,連孩子流著的鼻涕,她也懶得幫助孩子打理;自己花90%的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卻連10%的陪伴,都不想給予孩子;自己好吃懶做,有父母在的時候就啃老,等自己老去的時候再想辦法啃小……

真心的接納孩子,不因為孩子的長相而嫌棄孩子,不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差而虐待孩子,不因為孩子總是犯錯而蹂躪孩子。善待自己的骨肉,用心去呵護,盡力給孩子滿滿地愛和恰如其分的教育,讓孩子在正能量的家庭中茁壯成長,而不是讓孩子變成那個總想離家出走的落魄小孩兒。

(3)送孩子上學,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這是每個父母的責任

文化、知識,這些東西能夠讓孩子內心變得富足,要想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就應該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方面著手。

有的家長覺得,我交錢送孩子上學,學校和老師就應該還我一個學習成績優秀、品格端正、性格良好的孩子。反過來,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差,那一定是老師的教學水平不行;如果孩子品格不端正,那一定是老師不夠負責任;如果孩子性格不是很好,那一定是在學校受了老師的不良影響……

習慣性在孩子的問題上推卸責任的家長,永遠不是好家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老師帶領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入門後,回到家父母還得做好監督才行;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孩子的言行舉止等方方面面的家長,他的孩子到學校後才能學得更好,更受人待見。不忽視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更別忽視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這成為每個父母時刻謹記的要點。

——————

教育無小事,作為父母的我們在瀏覽一些報道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把它們當做新聞來看,我們更應該反思這背後更加深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