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下,博納卻一枝獨秀,真相令人拍案叫絕

2019-10-31     艾維電影

人世間,果然都逃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宿命。

2007年,華誼出品的電影《集結號》《夜宴》紛紛過億,王中磊、王中軍兄弟已經將資本和電影成功嫁接。而那一年,於冬創立的博納,才第一次有了估值。

2019年,華誼出品的電影經歷幾次撤檔、改檔,華誼兄弟也深陷資本的窟窿中無暇他顧。這一年,博納成了影視行業最大贏家。

1黑馬大戶:縱橫國慶檔4年未失手

這幾年,博納給人們的印象是:盛產黑馬的大戶。

2016年國慶檔,《湄公河行動》逆襲成最大贏家。這部電影未上映前,並不受市場期待。首映當天只有4000萬,前三天票房還排在愛情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郭敬明導演的《爵跡》之後。憑藉著良好的口碑,這部電影從第四天開始逆襲。10月4號開始到10月19日,實現了16日的單日票房連冠。最終取得11.88億的票房,實現了主旋律電影的一次完美逆襲。


2017年,博納主投的《追龍》改變世人對王晶的看法,也逆襲成檔期口碑最佳影片。從票房上講,《追龍》並非是檔期最佳的影片,但從口碑上講,無疑是當時最高之作。《追龍》上映後,人們發出驚嘆:《追龍》絕對是王晶近十年來拍得最好的一部電影,好看到都不敢相信這是王晶拍的。在開局一般的情況下,10月7日單日票房首度超越《英倫對決》,評分超過同檔期的票房冠軍《羞羞的鐵拳》。

2018年,黑馬《無雙》再次逆襲。2018年的國慶檔,《無雙》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在《李茶的姑媽》、《影》口碑日漸疲軟的情況下,《無雙》憑藉巧妙的劇情反轉,在上映的第五天,逆襲成單日票房冠軍,排片也逐步提高,豆瓣評分升到了8.1分。在國慶檔19.08億票房(含服務費)中,《無雙》獨占6.3億,贏得檔期冠軍。

今年的國慶檔,就不用多說了,《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兩部電影使博納成為最大的贏家。

2正在「激進」中的博納

博納的官方網站是這樣介紹其近幾年獲得的成就的:「近年來,公司出品發行了《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一代宗師》、《龍門飛甲》、《桃姐》、《激戰》、《掃毒》、《澳門風雲》系列、《竊聽風雲》系列、《十月圍城》、《烈日灼心》、《湄公河行動》、《追龍》、《建軍大業》、《無雙》等多種類型影片,先後在中外各大電影節收穫了超過400個重要獎項,獲獎數量在中國民營電影公司中始終位居第一。」

這些影片都是博納這些年來出品的代表作,口碑和票房均不錯。根據其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博納影業出品發行的國產影片和協助推廣的進口影片共計14部,共實現票房近55億元。在全年票房中5部過億,1部票房超過10億,1部票房超過30億。

而2019年,在《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票房仍舊在上升的情況下,博納主投電影的累計票房已經超95億(下表中未統計票房不過億的影片),是2016年票房成績的近4倍。這還是在《竊聽風雲3》《葉問4》兩部電影還未上映情況下的成績。如不出意外,2019年,博納主投電影的累計票房收入鐵定超過100億。

數據統計截止10月28日


3博納式突圍「方法論」


人們總說,這兩年,博納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機。可博納,也是從「水生火熱」中走過來的。於冬曾說,以前每天開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錢、還錢、借貸」。沒錢,是伴隨博納多年的問題。坊間曾傳言說:於冬早期做過「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他的房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抵押貸款,買房、還貸、再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為博納輸血。

在「主旋律商業大片」、「黑馬大戶」成為博納的關鍵詞之前,經常與博納一起出現的詞是「爛片」。《江山美人》《大笑江湖》《快樂到家》,這些豆瓣評分五分下的作品,也都是博納出品的。在華誼飛速發展的那幾年,博納一度與「爛片」形影不離。那時的博納,處在找錢、還錢、借貸、拍爛片的惡性循環中。

然而,從《智取威虎山》之後,博納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首先,在內容上,選自現實題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回顧博納主投的幾部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雙豐收的電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無一不是取材於真實事件。這些事件本身就有很大的熱度,很多觀眾原本就對事件感興趣。而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既還原了事件的細節,更展示了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比如《烈火英雄》,雖然從藝術的角度講,還存在不足的地方,但這部電影讓觀眾對消防員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理解和體諒消防員工作的艱辛和不易,這便是其口碑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

第二,以商業片的形式去包裝現實題材。

縱觀博納主投的這些主旋律電影,不難發現其組合是「香港創作團隊+演技派演員」。這其中的功勳人士應該是林超賢、徐克、劉偉強、麥兆輝、莊文強等人,熟諳商業片拍攝的好導演,加上張涵予、張譯、黃景瑜等演技在線的實力派演員,成功保證了電影的口碑。這也避免了觀眾對以往傳統「主旋律」的排斥,更能讓觀眾接受。


以上可以看出,「博納式突圍方法論」可以歸結為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這個結論很多人都懂,但在具體的把握上卻很少有電影公司像博納一樣有底氣。如今,很多影視公司都在「搏運氣」,博納卻用近幾年高產的主旋律電影證明其已經找到了成功的規律。在探索的過程中,博納也具備傾其所有的冒險精神和勇氣。在《紅海行動》項目啟動式,於冬最初的想法是,「製片成本2億不夠,3億總夠了吧」。而到了影片開拍前,預算已經超過3億元。面對遠超預算的成本,不是每個公司都有勇氣繼續的。

這幾年的成功,也進一步堅定了博納的「方法論」,形成了良性循環。這是大部分影視公司所缺乏的。

有人說,是北上的香港導演造就了博納的成功,也有人說是特殊的時代背景成就了今天的博納,這就如同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那般難以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什麼時代,好電影永遠不缺市場。博納的突圍之路,已經很明確告訴行業人士:解困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是儘快尋找到一條「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的路。

想要了解更多電影方面資訊詳情,搜索作者微信公眾號「艾維電影」或者微信號film186」!精彩內容與你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HrI24BMH2_cNUg7n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