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汽車之心(ID:Auto-Bit)
汽車行業經過 100 多年的發展,開始讓我們的駕駛方式發生變化。
未來一段時間,在半自動駕駛技術(ADAS)的加持下,人類駕駛員將會讓出一部分駕駛任務。
與此同時,ADAS 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廠商賣力吆喝,開始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在駕駛時可以分心甚至打盹兒。
殊不知,一個閃失就會車毀人亡。
因而一直以來,業界許多有識之士都對 Level 3 頗有微詞。
他們擔心 ADAS 技術的發展會讓駕駛員放鬆警惕,從而造成一些無法挽回的後果(如特斯拉 AutoPilot 幾起致命事故)。
雖然 ADAS 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必須承認,它與真正的全自動駕駛之間還有巨大鴻溝。因此,將 ADAS 技術捧得無所不能,無異於「殺人」。
今年 5 月,日產在日本橫濱總部舉行了日產下一代輔助駕駛系統發布會,推出 ProPILOT 2.0。
在這裡,我們想以此為契機探討 Level 3 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駕駛。
日產 ProPILOT 2.0 背後的思考
在大眾的標準中,Level 3 還算不上自動駕駛,所謂的自動駕駛根本無需人類介入。
如果要下個定義,Level 3 算半自動駕駛,這個級別的 ADAS 技術確實有一些類似自動駕駛的功能,可以輔助或強化人類司機的能力,但 Level 3 絕對歸不進自動駕駛的行列。
這樣的定義不僅適用於日產 ProPILOT 2.0,還適用於其他品牌 Level 3 的 ADAS 系統。
ProPILOT 這套系統在 2016 年就落地了,其功能包括 ACC 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其他能強化人類司機能力的子系統。
剛剛發布時,這些功能相當新鮮且罕見,但後來逐步開始成為大多數現代車輛的標配。
於是,日產拿出了 ProPILOT 的 2.0 升級版,實現了新的技術跨越。不久之後,ProPILOT 2.0 會最先登陸日本市場,並逐步擴展到全球。
有一點需要注意,第一代 ProPILOT 其實加上了「Assist」(輔助)的字眼。
也就是說,當時的日產認識到,ADAS 系統的命名可能會誤導消費者(特斯拉 Autopilot 的命名就沒少被詬病)。
加了「Assist」之後,日產希望駕駛員能認識到這套系統的本質。
說這個細節,是因為在 ProPILOT 2.0 中,已經沒有「Assist」一詞。
這是因為日產對這套 ADAS 系統信心十足?還是因為它想藉此博眼球,多賣些車?
也許你會說,普通消費者根本注意不到產品命名上的細微變化,但這種變化肯定有其背後的思考。
從技術端來看, ProPILOT 2.0 確實有巨大的升級,整個 ADAS 系統的傳感器套件實力得到了壯大:
這套系統包含了 7 顆攝像頭、5 顆雷達以及 12 顆聲納傳感器:
這些傳感器被安置在車輛四周以獲得 360 度視角,配合全新的 3D 高精地圖數據與 GPS 子系統等功能,ProPILOT 2.0 的硬體實力有了長足進步。
可以說,以 ProPilot 2.0 為代表的技術路線,可能在未來會成為特斯拉 Autopilot 的強勁競爭對手。
日產也信心十足地表示,有了新硬體和新功能的 ProPILOT 2.0 已經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實現解放駕駛員的雙手。
在這裡,我們就不詳細介紹到底哪些場景可以雙手離開方向盤。
相反,我們更為關心日產的整體概念與其背後的思考。
解放駕駛員雙手後,眼睛看路真的可行嗎?
ProPILOT 2.0 發布後,許多媒體給出了一些標題黨式的評價,比如:
為什麼說「解放駕駛員雙手後,眼睛看路」的提案不靠譜?
「眼睛看路」這個問題上,日產使用內置攝像頭解決,這顆裝在座艙內的攝像頭會監控駕駛員頭部和眼睛,以確保其都朝向前方的路面。
雖然市場上有「顧頭不顧眼」和「顧眼不顧頭」的設計,但這種頭部和眼部兼顧的方案已經是業界主流。
駕駛員監督系統確實有用,但可能會讓駕駛員非常心煩,因為哪怕駕駛員扭過頭和副駕駛說句話,系統都會給出警告,或者駕駛員放低視線去看儀錶盤,可能也會被警告。
當然,廠商會給系統設定一個時間差,只要不是動作過大,駕駛員不會被警告。
既然監督系統保證駕駛員注意力集中,Level 3 的意義就來了——你可以雙手「大撒把」。
那麼,解放雙手後,你會做些什麼?
我們來討論解放雙手的三個關鍵因素,並從駕駛角度對其進行探討:
舉個例子,假如你正在高速上駕駛,前車突然急剎。這時你會怎麼做?
這裡有兩個選擇:選擇急剎或者乾脆變線來防止追尾。需要注意的是,緊急變線需要雙手來控制方向盤並選擇合適的角度。
有了駕駛員監督系統,駕駛員應該會將精力集中在路上並發現前車的急剎動作。
不過,這時你的手肯定沒有搭在方向盤上。
假設當時右手放在座椅調節按鈕上(為了營造更舒服的坐姿),左手則拿著一個水杯,意識到危險即將發生後,你得移動右手和手臂靠近方向盤並最終握住它。左手當然也會立即扔掉水杯,並迅速調整姿態以握住方向盤輔助右手。
重新調動雙手握緊方向盤要多久?
保守估計需要 2-3 秒。如果當時的車速是 110 公里/小時,2-3 秒時間,車輛能再往前跑出 60 到 90 米。
也就是說,在收回雙手準備控制車輛時,車可能已經追尾。或者說,車輛變線躲避碰撞的窗口徹底被關閉。
所以,駕駛員在選擇「解放雙手」時,就是在用時間冒險,一但運氣不好可能就會車毀人亡。
因此,駕駛員監督系統在 Level 3 這個級別的自動駕駛上,根本給不了駕駛員解放雙手的自由,駕駛員依然要對車輛安全負責。
那些需要被重新考慮的人類駕駛元素,在 Level 3 車輛上已經開始混搭以下可能性:
除了這些,我們還有許多值得擔憂的事情。
比如,那些拿到駕照全靠運氣的人是不是會覺得 Level 3 能解決他在駕駛上的缺陷和弱點?更不用說那些想以自動駕駛為名而喝的酩酊大醉的酒鬼和魯莽的駕駛新手等等。
不能放鬆對 Level 3 的警惕
眼下,某家廠商將一些相對新的技術推向市場後,必會引來一大批競爭對手的追趕。
這樣的循環已經成了汽車行業的新常態,它會促使廠商們用更新的功能不斷占領制高點,最終得利的是消費者。
對自動駕駛系統設計者而言,認識到人類在執行任務時會自覺「抄近路」非常重要——我們會像流水一樣,哪裡好走走哪裡。
駕駛員監督系統很有用,但我們也得注意到,如果沒有它,Level 3 反而更加危險。
同時,我們也得意識到,「大撒把」這個動作需要警惕,因為它會一步步麻痹你,讓你誤認為 Level 3 非常安全。
不久之後,我們能在市場上見到大量不同的 Level 3 設計與解決方案,它們會不斷試探人類駕駛行為的邊界。
有一點需要謹記,就是無論如何,駕駛員也不能放鬆對 Level 3 的警惕。
社群招募:「汽車之心」正在組建智能汽車社群,包括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雷射雷達、車路協同、高精地圖、ADAS、毫米波雷達、投資人等各個行業的細分社群。
在「汽車之心」公眾號對話介面回復關鍵詞「社群」,獲取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