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希望你幸福

2020-02-05   央視網

時至今日,「心理諮詢」在很多人的眼中依然是個陌生的詞彙。「用談話的方式,這就叫做『話』療」,這句小品中的經典台詞,成為了許多人對心理諮詢最基本的印象。

當然,也有很多人將心理諮詢理解為「陪你說說話,陪你聊聊天,陪你嘮嘮嗑」的行業,更有人將「心理學」看作「玄學」「算命」的代名詞。筆者在大學學習期間,老師開宗明義所講的第一課中就提到,肯定會有很多人,一旦聽說你學的是心理學,一定會問出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現在會回答「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我希望你幸福」。

什麼是幸福呢?小時候,孩子們流行著這樣一段話,「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凹凸曼打小怪獸」;而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我們的幸福正如很多網友所說的一樣,是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被戰勝的一天儘快到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疫情的持續,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在社會上聚積起來。一些確診、疑似的患者開始感到恐懼和疑慮,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對此充滿了擔憂、悲傷和失落;與此同時,隨著疫情信息在社交網絡上的傳播,許多關心疫情的熱心人、好心人也逐漸抵擋不住負面情緒的攻勢,開始變得痛苦、憤怒,甚至陷入不自覺的過度焦慮中。

當然,這些情緒的出現是一件最正常不過的事情。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作為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我們為那些受到病痛折磨的人而心痛,為正受到疫情影響的祖國而擔憂,這正是我們對他人、對祖國最深沉的愛的表現。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如果這樣的情緒發展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就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了。譬如,一些網友說,「每次一看到疫情相關的信息心裡總是非常不舒服,但又難以控制自己不去關注這些信息,結果形成了惡性循環」;也有一些網友說,「看到自己和確診患者同乘過一輛交通工具,擔心得睡不著覺」。誠然,這些情緒都是人最正常不過的反應,但一旦它對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甚至讓人長久地陷入負面情緒而不能自拔的時候,就需要由心理諮詢師來將這些情緒及時地進行引導和化解。

當然,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尋找一位願意進行面談諮詢的諮詢師是很困難的。由於新冠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我們要儘量避免人與人近距離的接觸;因此,面談的方法在疫情中不再適用了。

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這樣的現象,也有很多心理諮詢行業的專家、學者、資深從業者們撰寫了一些科普性的文章、錄製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公開課,甚至開通了熱線電話、線上答疑等渠道,儘可能地希望幫助大家消解負面情緒、補充心理能量、以更積極的態度與新冠肺炎決戰到底。在這裡,我們想向那些在疫情中為公眾心理健康而努力的專家、學者、諮詢師和所有心理諮詢行業的從業者們說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

為此,央視網也搭建了「戰疫最前線」心理幫助平台,並邀請了一些經驗豐富的資深心理諮詢專家組成「抗疫心理聯盟」,希望通過公開課、線上答疑等模式,為抗擊疫情盡一份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

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心理諮詢行業的從業者來到「抗疫最前線」與我們站在一起,您的每一次發聲、每一堂公開課,都是為社會注入的一針最有效的強心劑。我們時刻歡迎,也十分期待著您專業、有溫度的聲音。

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抗疫最前線」與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