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14 10:18 來源:中國報道
文/吳熙雨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在古人看來,夫婦為人倫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須以夫婦之德為基礎。這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權威的《毛詩序》曰:「《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由此得出《關睢》這首詩是源於王后為君王挑選后妃的故事,還有一種說法作者是周康王夫人。《四庫全書提要·詩集傳》八卷有宋代朱熹的解釋:「淑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太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關睢》也就是周文王夫婦的愛情故事。
我們知道,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提出描寫普通男女愛情故事的依據是《國風.周南.關睢》屬風雅頌中「風」的一類,即周代民間採集來的民歌。「周南」是當時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區的民歌,範圍包括洛陽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於採集地域廣闊,又不便國自為編,故統稱「南」以示南國之詩。
那麼這首詩是描寫王妃的愛情故事還是普通百姓的男女愛情故事呢?我認為是描寫普通百姓的男女愛情故事,依據如下:
一、「風」的歸類
上文提到,《關睢》屬風雅頌的「風」類,這就明確了這首詩是各地區採集上來的風土歌謠。民間的作者不熟悉、更不了解宮庭里的生活,不會描繪王宮貴族的愛情故事。但詩中提到的是「君子」的愛情故事,還有「琴瑟」、「鐘鼓」之類的描寫,也不應是最低層的百姓故事。可能的情況是:詩中的「君子」應是指那些有修養、品德高尚的青年人的愛情行為;另一點提到的「琴瑟」、「鐘鼓」則是指出了周朝百姓過著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從而有可能對美好高尚愛情的追求和嚮往。
二、「后妃之德」的理解
《毛詩序》是《詩經》的權威解讀,我們不應加以否定,更不能對大儒朱熹妄加懷疑。關鍵是對「后妃之德」如何理解。字面理解,「后妃之德」是稱頌后妃的美德。我認為,《毛詩序》的這段話是說:《關睢》這篇高尚的愛情故事,就象后妃的美德一樣。我們知道,周文王是以德行名揚天下的,其王后和妃子也是極有賢德的。孔穎達《毛詩正義》就提到:「言后妃性行合諧,貞專化下,寤寐求賢,供奉職事,是后妃之德也。」也就是說,《關䧳》不應單指王妃的愛情故事,而是描寫了象周文王和王妃這樣品行高尚的愛情故事。
三、理想中的榜樣
《關睢》的愛情故事描寫也足以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極美好、崇高和純真的愛情典範和榜樣。首先提到的是「雎鳩「朱熹《集傳》云:「雎鳩,水鳥也。狀類鳧鷖,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游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 雎鳩非常重感情,一夫一妻,而且相互尊重。第二追求的姑娘的標準為「窈窕淑女」,是指賢良美好的女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表美。淑,好,善良。這樣的女子是君子追求和嚮往的伴侶。第三是思念的程度,寤寐求之和輾轉反側,表達的是一種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深深的愛。第四表達的方式是「琴瑟」和「鐘鼓」等高雅的藝術形式取悅對方。孔子用:「《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樣的語言讚揚和肯定這首美麗、純真和高尚的愛情詩。
另外,詩經採用的賦比興的修飾藝術手法,在《關睢》的「比」中,比喻的都是極普通的自然和生活小物,包括「荇菜」等,與描寫王宮貴族生活的「雅」類詩體還是有些不同的。故而得出結論:《關睢》是描寫具有賢王和君子情操的普通百姓愛情故事的。【沈師教師與教育發展學院 書法研究所吳熙雨】
【作者簡介】吳熙雨,男,1963年出生,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從小酷愛畫畫和書法,瀋陽魯迅美術學院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書法專業研究生,擅長中國山水畫的繪畫和理論研究。參加過多次省市級美術和書法展並獲獎。民建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工商聯金融投資商會長、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委員、民建遼寧省委聯絡委員會主任、民建遼寧省委省直工委副主委、遼寧國源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遼寧金融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