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這個節日,將演繹著飽滿的雪域風情

2019-08-29     中國移動天上西藏

小時候,很多人都渴望著過年,而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卻期盼著雪頓節的到來,因為這個節日是西藏藏族傳統的節日,也是西藏所有節日裡最隆重、規模最大、節日內容最豐富的節日之一,所以每年雪頓節會有很多遊客慕名前來參加這個盛大的節日。對於一個熱愛旅遊的人來說,去西藏不參加這個節日,是一個遺憾。

雪域的盛夏,是一個休閒避暑的旅遊天堂,這兒一個個古老的傳說讓人流連忘返,一聲聲祈福的鐘聲蕩滌凈化靈魂,一年一度歡樂的雪頓節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雪頓節開幕式的第一項是展佛。前來朝佛的人在山下匯成人山人海。哲蚌寺的曬佛很是壯觀,幾百米高的曬台上,數名僧人抬著巨大的唐卡徐徐自上而下展開,佛像在太陽輝映下光彩奪目,伴隨鼓號齊鳴,誦經聲響徹雲霄。

看完曬佛,拉薩市附近的居民,身著鮮艷的節日盛裝,扶老攜幼,提上酥油桶,帶上酥油茶等來到羅布林卡,在繁茂的樹蔭下,搭起色彩斑斕的帳篷。在花香草肥的綠茵上,鋪上新卡墊、地毯,擺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邊飲邊談,載歌載舞,觀看藏戲,享受節日的歡樂。林蔭下,許多藏族朋友圍坐在草地上,面前擺著酸奶、青稞酒、酥油茶,還有很多自製的藏式點心,一邊聽著戲,一邊還輕輕地哼上幾句,好不愜意,多麼浪漫,原來這是西藏人的一種休閒方式,叫過林卡。在樹蔭下,一家人親親熱熱圍在一起,吃喝玩樂,盡享藍天綠林碧水帶來的樂趣。

雪頓節的第二個節目就是跳藏戲,演員們身著色彩繽紛的演出服裝,戴著各式各樣的面具彙集在羅布林卡內,作為時一周的表演。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數個性十足的藏戲面具了。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

雪頓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力的表現、一種文化、一份思念、一種對美好生活和純凈靈魂的憧憬與嚮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iAN7mwBJleJMoPMHp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