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老城東還有多少老鷹潭的記憶?請您鑑證

2019-11-25     宜豐會長大叔

有些日子沒有繞著鷹潭老城轉悠了,今天路邊哥在鷹潭老城東區域散步,發現不少地方已經沒了老鷹潭的痕跡,變化了不少。

首先看到的是煤球場,早就不用了,後來附近有了聯通公司以及村鎮銀行和建行這一片,哪裡是哪裡都分不清了。

下午正在管網改造的小區是界牌宿舍,交通局宿舍、血站就在旁邊,在鷹潭市圖書館博物館的對面,這裡原來有一個蔬菜大隊,好有名的蔬菜大隊,東湖那一片都是蔬菜大隊的地兒。

環城東路在若干年前算是320國道了,不過,這麼寬的國道也只有那個時候才可能存在,現在這麼多車,連省道的規格都不到了。

原來的鷹潭市地稅局,現在屬於鷹潭市稅務局下面的一個部分了,也就是煤球場的後面,以前還有外貿公司的房子,差不多20年前就變成別人的了。

環城東路老地稅局門口,不知道以前的鐵軌在哪裡了。

老鷹潭市地稅局對面貌似有外貿公司倉庫,今天去看看,也全部拆除了,露出了很多紅石。

鷹潭市師範附屬小學如今已經非常漂亮,門口還有一條路,但是鐵路二中,以及後來的鷹潭市教育局辦公大樓,都已經找不到痕跡了。

沙塘石南苑現在是一個嶄新的小區,但是鐵路城管的辦公大樓不見了。

時鮮老味道依然,但是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地方是時鮮小保開始創業的地方,其實,這個地方只能算他開的第一個酒店,要說創業,應該從他在街頭炒粉算起,開酒店應該是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開的。

時鮮老味道後面有老橡膠廠,只是時過境遷,企業早就倒了。

再往城中而去,就是鐵西幼兒園了。

鐵西幼兒園應該算鷹潭很多人的記憶,只是幼兒園年紀太小,很多人都不一定記得起自己的啟蒙老師了。

鐵西幼兒園斜對面的小區,如今嶄新而漂亮。

也許不是所有住戶都知道,這裡原來就是雙水坑那個破破爛爛的菜場以及很多風雨飄搖的梧桐樹,搞得不好就砸房頂的那種。好些年來,東湖辦事處就在附近辦公。

三角線,鷹潭人不能忘記的地方!

這裡,可以算為鷹潭成為地級市立下汗馬功勞。

三角線就是火車掉頭的地方,一節一節車廂就靠這個三角線完成完美轉身。

但是,現在除了部分老房子外,歐洲街已經變成新街市了。

南站路口如果沒有正大路的配合,就是一個「丁」字路口。進入新世紀以後,正大路打開了,基本上就把鷹潭老城區從東、西兩半,變成東、中、西三大部分了。

東風巷是很多人非常有記憶的地方,多少鷹潭二小(鷹潭市師範附屬小學)、鷹潭二中的學子們,就從這個巷子上學、放學,甚至鑽小巷玩捉迷藏,留下童年回憶。

東風巷的民房裡面原來有高高的水塔,一座是地方的,一座是鐵路的。

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地方的水塔早就拆除了,現在只有鐵路的。

鐵路水塔建成於1975年前後,整個鐵路居民的自來水都是從這裡流出的。今天雖然這個水塔門被鎖著,但是這個水塔仍然有水,滴滴答答的。

這麼一座近半個世紀的水塔,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保留得住。

水塔下面都是鐵路的公房,拆遷難度不大,但是周圍卻都是地方居民的房子,想拆的話,可能難度不小。

東風巷往解放路而行,可以看到鷹潭市釀酒廠,就是潭花酒廠的老廠之一,也是老鷹潭人不滅的記憶所在。

東風巷出來,就是建設路了。

如今,當年的鐵路工人俱樂部、醫藥公司、天施康中藥、鹽業公司,都沒有了,倒是兩家大酒店穩穩地坐在這裡。

建設路與勝利東路交界處,再也看不到交通局的辦公大樓了,現在變成了鷹潭市中醫院的大樓,樓下是一家銀行的辦公場所。

林蔭東路沿江一帶,以前那些矮房子都沒有了,變成了濱江公園。

城市館(辦證中心)所在的位置,以前可是有故事的。

當年,鷹潭水運的貨物,就從這個地方上岸,然後經過煤球場和蔬菜大隊旁邊的鐵路,一直運到三角線,送到全國各地。

同時,全國各地的貨物,也可以通過這個碼頭的水運,運送到該去的地方。


來源: 路邊哥 微觀鷹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gPnpG4BMH2_cNUgpX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