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警「色:織就心理「防疫網」,搭築防疫「防火牆」

2020-02-21   保山資訊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保山邊境管理支隊把心理健康保護作為從優待警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各單位心理工作骨幹生力軍作用,為民警、輔警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危機干預、諮詢服務等工作,並採取面對面心理輔導和團輔活動等方式,幫助民警釋放壓力、調適心情。

「今天你是最棒的,加油!」

「班長,你看我臉是不是很紅啊,好像是發燒了。」「班長,我感覺渾身沒勁,這是怎麼了。」「班長,我今天老是乾咳啊!」「班長……」這些話均是芒顏邊境檢查站民警小王說的。

自從站里組織學習了此次疫情發病的症狀後,小王便開始對照自身,感覺這些症狀自己都有,看了醫生說沒事,小王依然很擔心,慢慢的他開始不愛說話,還時常會自己一個人偷偷的抽煙,工作也不上心,他的上鋪還看見他晚上偷偷的寫遺書。

「這次疫情只是一種病,只要做好了自我防護,並不會人人都染上,而且,現在上勤大家都是全副武裝,你也沒有到處跑,病毒不會莫名其妙的找上你。」該站教導員在了解情況後向小王說道。同時,他還告訴小王,我們是移民管理警察,我們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現在正是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怎能退卻。因為就讀於的一席話讓小王對戰勝疫情增加了信心,工作有動力了,幹活也有精神了。

該站教導員意識到,小王是因為疫情肆虐而產生了恐慌心理,這不會是個別現象,單位大多數民警應該都會存在這樣恐懼的心理,他組織全體民警重新學習防護知識告訴大家做好自我防護是第一步,組織觀看紀錄片告訴大家疫情是可以被戰勝的,帶領民警拍攝自我防護和查緝需注意的小短片激勵民警,利用大廳電視每天公示各地區實時數據,並要求大家早起遇見每一個人都要相互說一句「今天你是最棒的,加油!」。

做好心理安撫,才能增強必勝信心。一句「你是最棒的」讓大家減少了焦慮,多了一份信心,也激起了所有人心底的那份熱愛,大家干工作更加有熱情了。

「我是移民管理警察,我在崗!」

「教導員,我很擔心我奶奶?」在心理諮詢師門口猶猶豫豫半天后終於進門的小李說道。

小李是紅旗橋邊境檢查站的一名轉改民警,家住武漢,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疫情發生後,小李每天都在擔心身在武漢的家人,特別是奶奶。認真聽完小李的擔心後,教導員告訴小李現在全國支援武漢,我們要有信心,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定時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鼓勵家人做好自我防護相信此次難關一定會過去。在徵求小李的同意後,該站教導員打電話給小李奶奶,彙報小李在單位的情況,希望奶奶保重身體,有機會來雲南看看。

小李表示,作為一名武漢人,感受到了全國全世界的溫暖;作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也要讓邊境群眾感受到來自一線的堅守。我是移民管理警察,我在崗。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我們的民警就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中。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正處於關鍵期,民警的心理健康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在一定意義上,大家的心理緊張有三分來自疫情、七分來自心理恐慌。支隊開展了網上心理輔導,單位也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大家保持情緒穩定,更好地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紅旗橋邊境檢查站教導員介紹到。

「謝謝你!」

「剛被隔離的時候,心裡很緊張,很煩躁,有時候覺得嗓子難受,身體乏力,懷疑自己真的被傳染了,連續好多天都失眠。」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黃先生說,現在感覺心裡輕鬆多了,真的要好好謝謝高警官,有了高警官的疏導,他有信心度過難關。

高警官是滇灘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是主動請纓來到轄區隔離點進行警戒,他說,在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時刻,我作為一名老黨員,之前執勤時還查驗過確診病人,有經驗,就要站出來。

到隔離點後,他發現被隔離人員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存在不自信和不確定感,長期封閉式的隔離管理,或多或少產生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考慮到可能是害怕自己也患上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小高想到防疫初期,單位教導員為民警做心理疏導時用的方法,依樣畫葫蘆,制定了心理疏導辦法,並將隔離人員建了一個群,定期發送防疫相關知識,鼓勵大家將心中的擔憂和疑惑說出來,相互鼓勵安慰,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心理認知,重塑他們對生活和工作熱情。對心理嚴重的個人,小高還會單獨進行心理疏導。

「這樣他們在情緒會得到緩解,然後我再經常與他們分享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傳達戰勝疫情的信心,從而幫助他們及時打消顧慮,用更好的態度面對隔離生活。」小高說道。

此方法還運用到了轄區的群眾中,滇灘邊境派出所成立了心理輔導小分隊,主動擔負起守護群眾的心理「防線」的重任,針對群眾焦慮煩躁、創傷應激等不同的心理問題,及時予以干預引導。

「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要用好心理戰,在戰『疫』一線鼓舞士氣、提振精神、凝聚人心。」小高介紹。

學以致用,滇灘邊境派出所民警直面病毒,將接受到的知識運用到防疫工作當中,為他們戴上心理的『口罩』,大家攜手共抗疫情。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