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介紹了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七十八:印古什共和國(俄羅斯),今天我們把目光從亞歐大陸中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高加索地區,向東南穿過亞洲的西亞、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來到廣闊的太平洋上,來聊聊: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七十九:北所羅門共和國。
「北所羅門共和國」鬧獨立
所謂的「北所羅門共和國」位於大洋洲,目前國際上一般認為該區域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布干維爾自治區。巴布亞紐幾內亞主要的領土位於紐幾內亞島的東部地區,以及附近的俾斯麥群島、新不列顛島、新愛爾蘭島、布干維爾島等大小600餘個島嶼,總面積約為46.3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841萬人,首都是位於紐幾內亞島上的莫爾斯比港,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布干維爾島位置圖
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曾經先後被葡萄牙、英國、德國和荷蘭等國殖民,20世紀以後又歸屬澳大利亞管理,成為澳大利亞的領地,直到1975年才獲取獨立,目前依舊是大英國協成員國。巴布亞紐幾內亞除了紐幾內亞島的東部地區面積比較大外,其餘島嶼分布在廣闊的太平洋中,其中布干維爾島就位於該國的最東面,距離巴布亞紐幾內亞主島的距離超過1000千米。
布干維爾島位置圖
這裡的距離不是陸地距離,而是海洋距離,所以「布干維爾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地主體部分聯繫不是十分密切。布干維爾島在地理空間上屬於索羅門群島,是索羅門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9384平方千米,也就是說該島在地理空間上和所羅門共和國更近,而且屬於同一個群島。此外,雖然布干維爾島及附近島嶼所生活的人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其他地區的人,都屬於美拉尼西亞人,但是布干維爾島地區生活的人們膚色更為黝黑。
布干維爾島居民及風光
僅僅地理位置較遠、皮膚更黑一些也不是產生獨立傾向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導火索是「礦產資源」,在上世紀60年代,布干維爾島就發現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以世界最大銅礦之一的潘古納銅金礦最為著名,發現礦產後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當時屬於澳大利亞領地)政府成立了布干維爾銅礦公司,隸屬於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力拓集團在開採礦產資源的時候,並不通知當地居民,而是直接把礦區收管,引發了矛盾衝突。
索羅門群島
布干維爾銅礦所獲得的收益幾乎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但是當地居民獲得的好處卻寥寥無幾,而且由於礦產資源的開發,給當地造成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當地民眾開始組織武裝,對抗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雙方爆發了持續的衝突。在1990年是當地武裝宣布脫離巴布亞紐幾內亞,包括布干維爾島、布卡島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島在內的區域,成立「北所羅門共和國」,並成立臨時政府,此舉獲得了所羅門共和國的支持。
布干維爾島風光
當然,巴布亞紐幾內亞不可能坐失重要的財政來源地,因此對布干維爾島進行經濟封鎖,並派軍鎮壓當地武裝,雙方你來我往,持續了將近10年之久,一直到2001年雙方達成和平協議。在後續的談判中,布干維爾島及附近島嶼成為了巴布亞紐幾內亞唯一的一個自治區,並可以在自治政府成立10至15年內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去留。此前,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和布干維爾島自治政府商定於2019年6月15日舉行公投,後又推遲到10月19日舉行,目前最新消息是又推遲到2019年11月23日舉行全民公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北所羅門共和國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