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電腦再丟人?印度國產航母為何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

2019-09-25     酷傑資訊

說起軍工領域的事故,印度敢說第二,沒人敢於去爭第一。由於本身工業基礎較差,但是又總想要試圖通過國產化來實現突破,其結果往往不是拉長了製造時間,就是質量不達標。前者耗費的是巨額的經費,而後者則是軍方官兵以及技術人員的生命。在16日本周一,印度警方接到柯欽造船有限公司的報案,稱該公司在建的航母「維克蘭特」號航母上的四台電腦的硬碟、隨機存儲器、CUP丟失。這真是邪門了,一般而言如果說是在網吧或者電子市場,丟電腦元件這種事發生也很正常。然而讓人沒想到是本應該處於嚴格保密,嚴加盯防的在建軍艦竟然也能遭到賊。這件事是製造方在進行測試時,系統出現故障才被發現的。事件曝光之後,印度軍方和CSL都在試圖淡化事件的影響。軍方稱,由於軍艦並未啟用,仍然處於在建狀態,所以儘管設備被盜,那麼也不會有任何機密信息泄露。CSL方面則表示,己方自船隻建造之初就高度重視航母的安全,艦船的安防工作不僅有企業的安保人員,而且還有中央工業安全部隊的準軍事人員來負責。然而事實上是在其所謂安保措施如此嚴密的情況下,這艘船上的計算機的元件還是丟了。這其是能夠說明一個問題,CSL的管理十分混亂。

據調查人員稱,這艘船的內部是沒有監控錄像的,只是在船的建造區域外有攝像頭,然而警方卻並沒有從攝像頭中查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調查人員還指出船上的電腦有很多,然而僅有四台被盜。其實這樣一來不妨進行了一下簡單的推測,考慮一下這電腦元件為什麼會不在了。首先應排除一種可能就是就是外部人員進入行竊。結合警方和CSL介紹的基本情況來看,其實這種可能性不高。這件事很有可能是船廠工作人員內部監守自盜,偷走了原件,畢竟僅僅四個電腦丟失。更為極端點,承包商偷工減料,採購過來的電腦根本就沒有裝硬碟、內存、CUP。

印度的國防承包商普遍存在磨洋工,騙取經費的情況發生,監守自盜這種小事更是不在話下。究其根本在於印度軍工企業管理缺陷和制度上腐敗。包括印度柯欽造船有限公司、印度斯坦航空製造公司在內的主要軍工企業都是印度完全國有化的企業。他們在印度國內完全處於壟斷地位,資金全部靠國防預算支持,也不參與市場競爭。在沒有生存壓力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及其僵化,效率也極其低下,創新也嚴重不足。往往在一個項目上消耗時間和財力都非常巨大,最後造出來的東西卻並不能讓人滿意,就比如說傳說中從立項到服役用了30年的LCA光輝戰鬥機,前前後後總共花了6.72億美元。「維克蘭特」號航母稱是印度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母,其在2006年開始建造,至今已經過去了13年,據說明年將會下水測試,從電腦丟元件這件事來看,估計情況不是太好,估計還得幾年時間。

此前,印度擁有兩艘航母,一艘是購買自英國的「維拉特」號航母,在2017年已經退役。印度海軍的另一艘航母是購買自蘇聯的基輔級R33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排水量為47000噸。是否擁有航空母艦還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擁有一艘航母的印度也算是海軍大國。不過,印度野心不至於此,早在1999年,印度就提出了建造國產航母的計劃。印度國產航母計劃正式開通於2005年,距今已經有了14年的時間,預計在2025年正式服役。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被名為「維克蘭特」號,該航母長260米,寬60米,排水量為37500頓,是一艘中小型航母。即使是建造一艘中小型航母,以印度的工業能力也非常困難。不然,印度也不會制定長達20年的建造計劃。近期,印度警方破獲一起不可思議的案件,竟然有人將正在建造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上計算機內部的鷹派、存儲器與處理器盜走。此前,「維克蘭特」號航母剛剛進行了初步的項目測試,遭遇了失敗。印度海軍專家本以為是線路出現了問題,才會導致此次項目測試失敗。結果,盜竊案被警方破獲以後才證明,是由於電腦硬體被盜導致的測試失敗。不得不說,印度真的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度,建造航母的船廠戒備如此鬆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TMXmW0BMH2_cNUgr2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