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回憶
便是美幻
歲月這壺烈酒
醉了你,迷了我
個體存在即是生命真意
導言:對於一座城來說,每個老廠,每條街道,每個人,每棵樹,每個曾經的廣告都會有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些傳承下去,能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將來也清楚到哪裡去。
回到1985年,先喝瓶當年被稱為魔水的維力飲料壓壓驚,這可是石家莊汽水廠的名片,是洛杉磯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的專用飲料之一,被國內外人士稱為魔水,1984年,組建了中華維力飲料總公司,今天就拿它當成我們的飲料贊助商吧,呵呵,時光啊總讓人懷念。
1957年底,石家莊市工業企業已達277個,工業總產值由1952年的1.6億元增加到4.2億元;人口也由1952年底的19萬人(含礦區郊區)增至37萬餘人,比建國初期增長了近一倍。伴隨著石家莊的發展,工人來自五湖四海,和今天的深圳很像。作為一個移民城市,石家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城市文化——包容,在這個工業文化痕跡很重的城市裡,每一個消失的老廠都是我們尊敬的對象,它當年出品的每一個宣傳產品的老廣告,都沉澱在我們記憶的深處,成了我們永久不能忘懷的青春,烙下了生命的痕跡,塑造了這座城的魂魄。
1985年,石家莊市第一製藥廠,從廠區走出來的風度翩翩的員工,「造好藥,為中國,」刻在了我們的心裡。
環宇電視機,在我的腦海里,如雷貫耳,它的盛名高過今天的什麼長虹、創維等等,它是家鄉的驕傲,在太行農村,我家裡買的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就是該廠生產的平面直角21寸,花了兩千多大洋啊,當初太神聖了。
原來生產的過程是這個樣子,當年流水線上的年輕員工,今天到了退休的年紀,歲月蹉跎,像一把刀,把我們一天一天變老。同事家第一台電視也是1989年在石家莊買的,環宇電視,不過不是圖片里這麼鮮亮的紅色外殼,而是棕色外殼。那個時候沒有賣電視的家電商場,她爸媽跑到石家莊環宇電視廠的工廠里去買,員工看見他們覺得哭笑不得,說我們工廠不不賣給個人。不過有個員工最後覺得外地人不容易,就找了找領導,竟然真的從工廠買了一台回家那時候的人也是真純樸!質量非常好,一直用了快二十年都不壞,最後因為搬家送人了,這是童年的好夥伴。
在城市裡,最奢侈的一件事,就是鄰居家誰有一台環宇電視機。住在筒子樓里,街坊鄰居聽見了電視機聲響,都搬著小馬扎來家圍觀,一台小小的12寸黑白電視把家變成了電影院。在八十年代,家裡能有一台電視機是一件十分自豪且「洋氣」的事情,結婚時誰家能有一台電視機,那就是極「有情調」的一大件兒。而在石家莊人的記憶中,「環宇電視機」則曾是一個令所有石家莊人感到驕傲的名詞。
也是城市的驕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環宇電視機一直作為一個佼佼者存在於同行業中,也存在於省會很多普通家庭的願望清單中。環宇電視機品牌在當時甚至超過了這座城市的名字,而為國人所熟知。當年憑票才能買到的環宇彩電,在市場上再也買不到了。
彩色顯像管調試,當年年輕的調試工,把青春歲月放在了這裡。
吹來一陣風翻開這記憶/往事好像是昨天的小溪/這照片中有你/這照片中有我/我們一直就未曾遠離……廠里就是他們眼 中的全部世界。不管戶口本上的「籍貫」一 行寫著什麼,不管將來在哪裡工作生活, 廠里始終是他們心中的故鄉。這種獨特的「社會空間」,具備了家族文化、熟人文化的特點。
1985,國營華北機械廠,是生產運輸五型飛機的企業,當年還投入生產摩托車、太陽能集熱器、野外帳篷等幾十種產品。還成立了中國北方摩托車聯合總公司。
廠門口的警衛穿著藍褲子白色的上衣,這種警察的服裝帥呆了,腰裡還挎著五四手槍。騎著廠里生產的摩托車,徜徉在莊裡的大街小巷,迎著風,留下的都是艷羨的目光。
我的天,我的國際莊,國營華北機械廠居然還能生產上天的飛機,馳騁在祖國的藍天,與白雲飛鳥為伍,這是一種高大上。
1985年,石家莊電機廠是機械工業部的重點廠之一,主要生產馬力電機,產品遠銷國外,被港澳用戶譽為單相王。我們打老員工是那麼的投入,全神貫注。
重走這條青春之路,紛紛唏噓感嘆。他們中有的在廠里相識相戀,最後成為攜手一生的勞動眷侶;有的從技術上的競爭對手,變為惺惺相惜的摯友;有的是師徒,慢慢建立起有如父子的感情紐帶。
1985年,石家莊的汽車運輸公司,還有老解放汽車,開往邢台的長途汽車還有裹著頭巾的老人,舊時光。
市裡跑的這些紅色的計程車還有印象嗎?今天來看依舊光彩照人,退不回去的時間,定格的瞬間成了永恆,如果沒有這個瞬間,似乎會永遠失去對曾經的印象。
石家莊市糧油製品廠,靈芝牌特粉銀絲掛麵,修細如絲,易熟耐煮,獨具美味,老幼皆宜,迎來了諸多的顧客,漆黑的夜裡,飄雪的冬季,騎著自行車回到家裡,有一碗帶雞蛋的雲遮月面,熱氣騰騰,等待著主人歸來。
美味齋,原名六味齋醬肉部,這個品牌保定也有,有醬豬肉,蔣肘花,醬豬蹄,美美的味道,傳統的韻味。
石家莊市食品四廠,本市最大的肉類加工廠,有地方的風味味精肉,小臘腸,蒜腸,還有金鳳牌扒雞,流口水的節奏。
華北製藥廠——它選育成功我國第一株菌種,結束了我國依賴進口菌種生產抗生素的歷史。曾經價比金貴的青黴素,因為它,現在1元錢已可買到好幾支。它,徹底結束了中國青黴素依賴進口的歷史。它就是華藥,新中國製藥工業的搖籃,被稱為共和國的「醫藥長子」。
上世紀50年代,華藥落戶石家莊,這座城市的面貌自此發生巨變。時至今日,石家莊人看到藥廠的大門還會感慨萬千。它留給這座城市萬千榮耀,它留給人們一個時代的記憶。
石家莊市鍋爐廠,冬日溫暖的太陽。
當年流傳的順口溜:小妹小妹你快些長,長大嫁給老工廠,三天一隻雞,兩天一個膀……說的就是就是當年的這些老廠的職工。在這裡當工人不但待遇好,找對象也不愁。
石家莊市油漆廠,當年全國塗料行業重點廠家之一,青年大學生研究會正在開展科研活動,美女把產品來代言。
這是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標本,折射出社會的發展變革,讓每一個身處這個城市的人更了解自己腳下的土地。當年年輕的工廠職工。男人在工廠工作,女人在廠辦大集體工作,孩子上各種「子弟校」,「除了火葬場,什麼都有」,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保障體制使得「單位人」充滿了一種優越情結,人們也不願意輕易離開單位空間。
石家莊市長征膠鞋廠,當年國家體委認證的希望杯、萌芽杯足球訓練比賽用鞋,老廠用金杯牌足球鞋為龍頭,發展市場。
看著美女代言人飛揚舞動的姿態,我們還以為是推銷化妝品呢,其實是推銷石家莊農藥廠的產品,老廠的大門現在往哪個方向開呀。
香油鑷子酥、奶油蛋卷、多維餅乾,這是兒時做夢的味道,這些都是石家莊食品一廠生產的,餅乾生產線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當年的辦公樓包圍在綠色蔥鬱當中。
廠是一個特殊的人群聚居方式,它不同於村落是以姓氏,也不同巷子以生活區域聚居,一個廠的人來自天南地北的人都有。 在上世紀國營老廠里工作過的人一定都記得,一個廠,幾乎就是一個小世界。廠辦的食堂、俱樂部、醫院、幼兒園……一代人從工作到終老,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廠世界」中,而他們的孩子又往往會子承父業、子承母業,再回到那個廠,這是一種信念。
石家莊市罐頭廠,生產水果、果醬、蔬菜、肉、禽、水產等六大類,馳名中外的趙縣雪花梨製成的梨罐頭是我生病時的最愛,如果當年發個燒,總能感受到母親買回家那美味甜蜜的梨罐頭,真有點想小病大養的節奏。
我們廠生產的馳名中外的趙縣雪花梨罐頭,那是響噹噹的大名頭,饞了吧。
老「廠」還是依然存在內心的深處,它承載著的不僅是記憶,還有一種叫作歸屬感的東西。老廠名不復存在,或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那是故鄉印記,那曾見證著莊裡繁榮的工業時代。
河北微水皮革廠。生產山羊服裝革,牛皮正反面革等皮革和各種皮膚、皮鞋。穿上這衣服,騎上摩托車,威風八面。
小皮鞋噠噠噠,石家莊皮鞋廠,三接頭皮鞋,男女高筒靴子200多個品種,全省第一名。
石家莊紅旗制帽廠。是本市唯一生產帽子的專業廠,生產各種型號成人、兒童、嬰幼兒四季帽。戴上紅葉帽子,更加英姿勃勃。
石家莊市石英玻璃廠,1981年,該廠和上海保溫瓶一廠進行技術合作,生產的氣壓保溫瓶,獲得了良好口碑,當年工人們精心的描繪,認真的檢驗半成品質量,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這個氣壓保溫瓶曾經是我兒時的玩具。
這個廣告的畫面是推銷酒瓶嗎?其實推銷的是石家莊市有色金屬加工廠生產的各種鋁質瓶蓋。
車間味道重,又苦、又髒、又累。物質匱乏的計劃經濟年代,國家統購統銷,完全按計劃經濟方式運行。物質上雖然匱乏,可工人們的精神狀態卻非常飽滿,經常加班加點、沒有加班費,能夠吃得上一頓夜班飯就很滿足。割捨不下對老廠區的牽掛,這裡的一草一木他都無限留戀。
想破腦洞,也想不出來莊裡會有個手錶廠,太行表在全國名列前茅,這是不是當年結婚要的三大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當年老廠生產太行、紅蓮、石珠、三 魚等品牌的手錶,看著當年的大樓和老表的模樣,是不是讓你念起了青春的過往。
《我愛我家》片尾曲你是我情願為你付出的人/你是我不願讓你纏住的根/你是我遠離你時永遠的回程票/你是我靠近你時開著的一扇門……整個童年和少年的記憶與歡笑。這樣的城市環境留有人們成長的痕跡,是產生懷舊情結的根源。這些留有記憶的環境,這些熟悉的城市會使人們內心感到平和、安全,讓人們留戀過去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從石家莊市油脂化工廠開出的綠色212吉普車,這可是當年標準配置車,從老廠走出的員工們滿是快樂。
石家莊市油脂化工廠生產的光明牌肥皂,當年好像都用過,趕緊去衛生間看看,還是不是光明的品牌。這是當年媽媽用來給我們洗衣服用的牌子,我們得保持傳統,繼續。
這個老廠的產品應該是母親的最愛——石家莊市搪瓷廠,生產雙飛燕和三星牌茶杯,生產的盤子機械強度高,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