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一座低調的城市,漫遊秦巴山水,感受石泉十美

2019-07-30     喬四郎

在陝西南部,有一座縣城,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因「城南石隙多泉、徑流不息」而得名,它就是「石泉」

它是秦巴漢水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稱;絲綢之路的源頭,出土了著名的「鎏金銅蠶」,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見證了兩千多年前先輩開闢絲綢之路的歷史。

這是一座隨意的城市,你可以戴著遮陽帽,悠然地坐著,仰頭看陽光下,星星點點的枝椏,恍若隔世,耳邊的熙熙攘攘,不帶有稀疏懶散,不帶有狂躁不安,予人的感覺是一種平和。


街市原本臨江而建,先民自古逐水而居,於是也就有了池河蓮花古渡、後柳油房坎、喜河梅湖街、熨斗筒車壩和兩河三縣鎮等水旱碼頭與古城枝蔓相連。過去的歲月里,千年古城和這些古鎮一道艱難地演繹著一段如花季盛開的歷史,宛如深巷中的陳年佳釀,久而彌香。

如今,明清古街和東西城門修復如舊,青石鋪就的古街上店鋪林立,商販遊客熙熙攘攘,煥發出一股勃勃生機。矗立城中的禹王宮、江西會館等標誌性建築修復完好,風韻猶存;仄長仄長的水巷、戴家巷、簧學街、常勝巷依然幽深,古色古香;老字號的楚蜀客棧、書畫幀裱、推拿理療和最新流行的夾克T恤、麻辣燒烤、吹拉彈唱交融在一起,全面恢復了古城的活力。

石泉鬼谷子文化小鎮(楊柳風情園)新建了一座獨具特色的石泉「蠶桑文化(博物)館」和「觀光桑園」。這座博物館全面展示了石泉縣內容豐富的蠶桑文化,此地在1984年12月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枚鎏金蠶(國家一級文物),石泉「金蠶之鄉」的美名不脛而走,蠶桑絲綢文化也成為石泉旅遊的特殊品牌。

位於石泉縣南部的後柳水鄉連獲三項殊榮,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陝西省十大旅遊名鎮,十大精品民宿。舊的古董遺產在這裡由破壞到保護,它們和新的時代建築一道協調共同向前。後柳水鄉三面環水,不能稱之為半島,但水鄉風情濃郁。站在高坡上俯視小鎮,就會被小鎮溢出的種種美麗所陶醉。夏天的風又吹來了,江水輕拍著岸。

隔岸的燈光,晚歸的漁船,一雙美麗的背影,夕陽下溫柔的呢喃。如今的城市也許早已忘卻了那情那景,傳說中的物是人非,傳說中的歲月變遷。

從石泉縣城順漢江而下20公里處是中壩作坊小鎮,小鎮往西10公里可至中壩大峽谷景區。

中壩作坊小鎮,是隱秘在陝南秦巴山中的一個原始村落,北依秦嶺,南傍漢水。

位於石泉縣中壩鎮境內的中壩河谷漂流,風景宜人,空氣清新。

景區總毗鄰中國最大的水資源保護地—漢江,在峽谷中造就了瀑布、碧潭、溪澗、懸崖、奇石、古藤等無以計數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一幅幅絢麗的山水畫卷,被眾多專家譽為「生態立體水景」。

你感受不到被時間壓迫,時光流過的印記,穿越了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時間的飛梭,並沒有帶走這個城市獨有的味道。這樣的石泉,即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蹟,又有山明水秀的自然風光,還有市井小巷的珍饈美味,記憶滿滿。

這是一座慢節奏的城市,隨處可見的歷史痕跡,一條舊街,一座小山,一個拐角,你都能發現舊時留下的記憶。

關注「喬四郎」頭條號,獲取更多原創旅遊資訊解讀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PAzR2wB8g2yegNDS9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