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懸疑,劇情硬傷,還偷懶,《沉默的證人》口碑票房都走向低迷

2019-08-21   驛燈

由張家輝和楊紫、任賢齊主演的《沉默的證人》8月16日上映首日收穫超過5500萬票房,擊敗主旋律影片《烈火英雄》和電競動畫大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高居當日票房排行榜第二位,僅次於現象級的國產動畫《哪咤之魔童降世》,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市場反應似乎和觀眾對於該電影的預期一樣,都是正向發展,然而,上映第二天以後,一切都變了。

上映第二天,《沉默的證人》票房開始回落,被已經上映17天的《烈火英雄》反超,從此一路下跌,到上映第5天的8月20日,當日票房剛過1100萬,頹勢明顯,相應的,在口碑方面,《沉默的證人》從香港開畫時的6.5分,也一路下跌,如今已經跌到及格線以下的5.7分,票房和口碑雙雙疲軟,為何會這樣呢?

不要給《沉默的證人》的低迷扣上「港片已死」的大帽,這完全沒有道理,且不說港片沒死,《掃毒2之天地對決》剛剛以12.95億的票房收入,破了港片在內地的票房紀錄,而已經上映兩周的《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在昨天(8月20日)的票房收入還反超了《沉默的證人》,總票房已經超過6.3億,港片還硬槓槓的呢。

再說,《沉默的證人》嚴格來說是一部合拍片,由香港的寰亞電影和內地的萬達影視共同出品,而且導演是英國籍的好萊塢導演雷尼·哈林,主演則是港台和內地的組合,所以,《沉默的證人》的低迷完全和「港片已死」無關,相反,它本來是擁有「一手好牌」的「港片」(在香港拍的電影),只是打爛了,從而辜負了觀眾對於電影的預期值,低迷就在所難免了。

《沉默的證人》本來確實是「一副好牌」,首先法醫和密閉空間的題材,在國內非常新鮮,這也是《沉默的證人》給予觀眾較高預期值的重要原因,加上導演雷尼·哈林拍過《虎膽龍威2》和《八面埋伏》等類似於密閉空間的電影,善於營造此類電影緊張刺激的恐怖氣氛,還有那種讓人提心弔膽的懸疑布置,然而,《沉默的證人》最終並沒有實現這些本該存在的優勢。

首先,從法醫加密閉空間的題材到片名,《沉默的證人》本應該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懸疑片子,然而,整部電影下來,似乎只有任賢齊三人的身份是一個懸疑而已,而且這個「唯一」的懸念,不說任賢齊他們標準的持槍姿勢,還有那熟悉的三人戰術隊形,單單是早先三人在車上的一聲「sir」就讓觀眾猜了個大概,而電影卻在接下來的劇情里,仍舊努力的去營造這個不是懸念的懸念,讓人好氣又好笑。

《沉默的證人》讓人失望的地方還有劇情有硬傷,也就是俗稱的bug,如匪徒三人之間的自相殘殺,仿佛就是突如其來,還有最後Santa突然提起陳嘉豪的老婆,這也讓人莫名其妙等等,這還不算,除了bug, 整體上來說,《沉默的證人》簡直是「粗暴」地對待了它的故事,一切都是靠打來解決。

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可以這麼概括《沉默的證人》的劇情:任賢齊等飾演的匪徒,闖入香港法醫中心企圖毀滅罪證,還在加班的由張家輝和楊紫飾演的兩位法醫,被匪徒劫持,然後兩位法醫憤起反抗,利用專業知識和有利地形對匪徒進行反殺,楊紫飾演的法醫剛好是警校畢業的「武打高手」,於是每當張家輝遇險她都飛身來救,打贏了,然後繼續打,又贏了,再打還是贏了,最後?沒了!

沒有懸念,密閉空間的逃殺和反逃殺也沒能營造出緊張刺激的恐怖氣氛,更鬱悶的是還沒有故事性,一直在打打打打打,打完電影也就結束了,這是一種偷懶行為,敷衍了故事的推進,還有對角色動機的說明,其實這故事本是一個高級的設定,奈何電影卻沒有對此題材做出足夠的努力,所以造成了和觀眾原先預期值的巨大差異,直接導致了口碑驟然降低,票房自然也就隨之下跌了。

那麼,你覺得《沉默的證人》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