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戲曲之鄉」的許昌,9名戲曲新秀在省級大賽上獲獎

2019-11-06   河許快報

11月5日,記者從市文化部門獲悉,在10月30日閉幕的河南省第九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上,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的9名參賽選手獲得文華表演獎。其中,青年選手張路瀟獲得文華表演一等獎。

據悉,河南省第九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參賽作品包括大平調、懷梆、京劇、曲劇、四平調、太康道情、豫劇、越調、絲弦道等9個劇種及話劇、歌劇。

本屆大賽共評選出文華表演一等獎35名、二等獎53名、三等獎91名,河南省青年演員網絡人氣獎10名,另評出組織工作獎14個。

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的青年選手張路瀟獲得文華表演一等獎,王曉靜、劉小景、朱鵬博獲得文華表演二等獎,李夢格、劉素霞等5人獲得文華表演三等獎,許昌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得優秀組織獎。

許昌被譽為「戲曲之鄉」,許昌市豫劇團的前身是建國前許昌的「大油邦」「二油邦」,當時的「大油邦」「二油邦」戲班頗具聲名。解放後經政府收編,組建成為許昌專區豫劇團,後幾經變化,1984年區劃調整,更名為許昌市豫劇團。

許昌市豫劇團50年代以編演古裝歷史劇為主,兼演現代戲。

1959年在鄭州專場向毛澤東主席彙報演出《觀文》《對繡鞋》《打鑾駕》等劇目,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讚揚。文革期間移植演出的樣板戲《紅色娘子軍》被河南豫劇界樹為典範,各地劇團先後效仿,省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