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阻擊新冠肺炎戰「疫」打響以來,隴縣376名第一書記、駐村幹部響應號召,從脫貧攻堅戰鬥員變身疫情防控宣傳員、信息員、聯絡員、戰鬥員和示範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砥礪初心、踐行使命。
最溫暖的話語:我要和群眾一起戰「疫」
大年初二,天上飄起了雪花,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這個春節顯得異常冷清。
東風鎮機關幹部李小江參加完鎮上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後,就開始步行前往包抓的麻家台村。
麻家台位於鎮政府東北方向深山區,距鎮上19公里,通村山路崎嶇,遇到雪天路滑車輛難以通行。為了第一時間把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到位,李小江提著文件袋步行3個多小時才趕到了村委會。
一到村上,他立即組織村支書、村主任傳達會議精神,結合村莊布局,和村組幹部一道在麻台路口、前莊路口、堯場溝口設置3個防疫檢測點,對來往車輛行人進行測溫、詢問、登記、消毒工作。
有人問他,那麼遠的路,打個電話就可以了,為啥還要頂著風雪親自跑。李小江篤定的說:「疫情當前,沒有旁觀者。作為包村幹部,我不僅要當好『傳令員』,更要當好『戰鬥員』,和大家一起抓好落實,把卡口建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和大家一起投身戰「疫」!」
最「硬核」的力量:讓群眾安心踏實
「稍息、立正、向左看....」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灑到溫水鎮蘇家塬村村委會院子的時候,袁勝利已經在召集民兵小分隊,準備分赴村組各個路口防疫檢查點,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疫情暴發後,正在休假的駐村第一書記--溫水鎮派出所副所長袁勝利第一時間趕赴村上,組織成立民兵小分隊,在進村主要路口設立卡點,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全面消毒、逐一檢測體溫,勸導群眾不扎堆、不聚集、不走訪,出門戴口罩,以實際行動為蘇家塬村人民群眾築起了一道健康安全防線。
村裡群眾們看到袁書記那藍色的警服和民兵們忙碌的身影時,無不動情的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看見那抹「警察藍」我們心裡就踏實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河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斌第一時間到村開展防疫工作。「我是第一書記,危險的工作我來干!」劃分責任區時,楊斌主動要求包抓武漢城區返鄉人員。同時,他每天堅持到河溝、高坡、演峪山三處巡迴檢查,主動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教育引導群眾遵守規定要求,並儘自己微薄之力給河溝村捐獻100元購買防疫物資。
「扶貧你是第一書記,防疫還是沖在第一線!」每當看到楊斌,村民們都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危難險重面前,第一書記們用最「硬核」的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讓廣大群眾防「疫」更有信心,抗「疫」更有力量。
最炙熱的初心:為民服務勇擔當
「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有車,最遠的路口我來把守。」
……
疫情面前,廣大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切實擔當作為,堅守一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申請到最辛苦、最偏遠的網格,切實協助村「兩委」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值班等工作。
溫水鎮三成村地處隴縣和甘肅華亭、崇信三縣交界,被譽為隴縣「北大門」。戰「疫」打響以來,縣教體局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返回村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每人包抓2個小組,深入群眾家中走訪摸排,對貧困戶、湖北返鄉人員和外地探親訪友人員等群體進行逐一排查,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晚上卡口值班力量不足,他們又主動投入值班,嚴格排查過往車輛人員,紮實細緻地做好體溫監測、問詢、登記、消毒工作,築起守護群眾健康的堅固屏障。針對三成村群眾居住分散,採購生活用品困難的局面,駐村工作隊還志願當起了「代購員」,幫助居家隔離群眾代購生活用品,贏得群眾紛紛點贊。
「就是跑遍整個縣城,我也要幫村上落實防疫物資!」曹家灣鎮咸宜關村駐村工作隊員閆宏均得知村上防疫物資短缺的消息後,多方電話聯繫,第一時間尋到2Okg消毒液,聯繫縣委黨校支援口罩210個,84消毒液2桶,解決了村上的燃眉之急。
「疫情在前,我們不退。我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更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我們有信心、有力量,堅決打贏這場硬仗!」東風鎮焦家坡村第一書記王宏說。
初心需要擔當,使命呼喚行動。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考驗,隴縣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幹部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姿態,把初心寫在戰「疫」一線,用辛勤堅守捍衛群眾健康安全,以初心溫暖民心,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溫暖而充滿力量。
( 戚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