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攻略】柳州竟有個絕美的世外桃源古村落,景美人少,值得一去!

2019-10-20     柳江青年圈

周末不出門,人生路白走

完美的周末就應該出門

走一走,瞧一瞧

今天給大家找了

一個兩天打來回的周末好去處

你聽說過古砦鄉嗎?這裡靜謐安然,無人聲喧鬧;這裡的村落民風淳樸,與世無爭,如世外桃源般存在。在我們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今天,這樣古老的村落越顯得彌足珍貴。

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

古砦仫佬族鄉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鄉,以其自然、淳樸和神秘吸引著世人的眼光。古砦鄉的傳統村落是柳州眾多傳統村落中的典型代表。

古砦仫佬族鄉有柳州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且保存完好的仫佬族古建築群村落——灘頭屯

有柳城縣境內唯一一處保存最為完整、集中、規模最大、建築風格統一,最具地方特色的古民居村落——古廨屯

此外,古砦仫佬族鄉素有「柳城糧倉」之稱,民俗風情獨特、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古居、碉樓、祠堂、廟宇、門樓等建築,以及歷史傳承下來的文物、遺蹟等,沉澱上百年底蘊形成了今日的古砦仫佬族鄉。

01 這裡有好吃的寶塔肉

02 這裡有唯美的蓬坡楓葉林

03 這裡有好玩的覃村開塘節

04 這裡有熱鬧的石林春社節

05 這裡有奇趣的灘頭圍村依飯節

古砦作為全國唯一的仫佬族鄉,保留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民俗文化,並且月月都有節,節節有歡樂,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充滿民族神韻的地方。

一、社節

秋分後的一天是石林屯過秋社的日子,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春節。石林屯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傳統的春社、秋社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後進行,已沿襲了上百年,社日這一天就是全村人的節日。

按照傳統,全村人要湊錢買來一頭大肥豬,由村裡的六位「頭人」殺了將肉平均分給每戶人家,所有的豬肉都是肥瘦搭配好用麻繩掛在竹竿上,喊到誰誰就上前領肉。分剩下的豬頭、腳、骨頭、內臟則由「頭人」挑到村對面的「烏龜嶺」上用大鍋煮熟了再分給各家各戶。這叫「有福同享」

鍋里的湯則用來熬粥。這鍋粥可是真正的百家粥,因為熬粥的米是由一位「頭人」背著米袋,拿著量筒挨家挨戶籌來的,這樣籌來的米熬成粥,小孩吃了就是在「吃百家飯,享百家福」。而同吃一鍋飯的村民也就更珍惜相互之間的情誼,就算有一點小磕碰也化為無,從此和睦相處了。

二、依飯節

灘頭圍村的依飯節是仫佬族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曆十月初二,村民們放下手中的農活,圍聚在村裡的祠堂旁,烹羊宰牛,向祖先還願,慶賀當年的好收成並祈求來年五穀豐登。

依飯節又稱點燭節,依飯公爺,喜樂願,每隔3-5年立冬後舉行一次,為期一至三天。活動分為請聖、占牲、勸聖、唱神、合兵、送聖六部分。依飯節為仫佬族獨有的節日,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徵。

關於依飯節,流傳著很多傳說,其中最廣為傳誦的傳說是紀念白馬姑娘:據說古時候,仫佬山鄉群獸為害,特別是獸王──神獅,兇猛異常,傷人畜,毀莊稼。正當仫佬人陷入困境時,來了一位白馬姑娘,她力大無比,射死了神獅,解救了萬民,並從獅口中奪回谷種送給人們,又用芋頭、紅薯做成黃牛、水牛為人們犁田耕地,教仫佬後生習武滅獸。從此,仫佬山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為紀念白馬姑娘的功績,每逢閏年立冬日,人們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緣聚居,同姓為一家族,族內分「峒」)為單位,集資輪流主持聚會,相沿成習,於是形成依飯節。這一天,仫佬族人要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門,擺上供品,表演持碗舞、持香舞等舞蹈。它表達了仫佬族人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期望。

三、覃村開塘節

覃村屯據傳於宋朝公元1100年建屯,因村內住戶全部姓覃,故名「覃村」。覃村屯最有名的是一年一度的開塘節。

古時候覃村遭受外敵入侵,家園受到嚴重破壞,為了抵禦外族入侵,覃村人在村外挖魚塘、修城池。到了農忙時節,其他村屯的親朋好友、兄弟姐妹一起來幫覃村人耕種,重建家園。

秋收完後,覃村人就開塘抓魚,做好菜好飯宴請親朋好友,感謝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從那以後,開塘節就成了覃村每年固定的節氣,一直延續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成為當地獨有的民俗節日。

據說今年開塘節將會在11月中旬舉行

(具體時間敬請關注後續消息)

這麼好玩的地方你不想去看看嗎?

這裡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

也有歷史沉積的人文景象

古砦仫佬族鄉攜著古老的回憶

帶著全新的面貌等待你的到來~

從柳州市區出發,導航「古砦鄉」即可,車程大約2小時

轉載自:柳州通

贊是一種鼓勵,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領導說了

小編的工資就漲0.5毛錢

謝謝,麼麼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70k5m0BMH2_cNUgkm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