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自我康復的4種方法,加大肺活量,改善缺氧狀態!

2020-05-19     五穀營養健康

原標題:慢性阻塞性肺病自我康復的4種方法,加大肺活量,改善缺氧狀態!

導語:慢性阻塞性肺病自我康復的4種方法,加大肺活量,改善缺氧狀態!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我康復法

秋季是各種呼吸性疾病的高發時期,如肺炎、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不可逆的器質性疾病,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教給大家幾種常見的慢阻肺的自我療法。

1、縮唇呼吸

以減慢呼吸頻率,延長吸氣與呼氣的時間,降低呼吸肌頻繁收縮對氧氣及能量的需求,同時藉助逐漸增強的腹肌收縮力,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改善缺氧狀態。具體做法:讓患者取舒適臥位(坐臥位皆可),放鬆全身肌肉,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腹部,先閉嘴緩慢深吸氣,使放於腹部的手因吸氣而抬起,然後將口唇縮起呈吹口哨狀經口慢慢呼氣,使放於腹部的手因呼氣而凹下,放於胸部的手幾乎不動,這種深呼吸鍛鍊頻率為8-10次/分,持續3-5分,3-4次/天。

2、腹式呼吸

肺氣腫患者由於肺體積增大,膈肌下降活動度減弱,因而呼吸功能下降,腹式呼吸的目的是利用腹肌幫助膈肌運動,以增加肺泡通氣量。具體做法:患者坐位或站位,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腹部,吸氣時由鼻吸入,盡力將腹部挺出,吸氣時腹部內收用口呼出,呈吹口哨狀。呼吸過程中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通過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降低呼吸頻率,減少了呼吸肌耗氧量,同時增加膈肌運動幅度,加大肺活量,減少殘氣量,改善缺氧狀態。

3、促進排痰訓練

讓患者坐位,深吸氣時憋住,然後突然用力咳嗽,藉助胸飢腹肌同時收縮,使胸腔壓力增高,產生瞬間爆破力,將聲門打開使肺臟深部的痰咳出,鼓勵患者經常變換體位,協助患者排背,配合超聲霧化吸入化痰藥物。

4、控制性呼吸訓練法

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手放在胸骨下端雙側肋緣交界處,平靜呼吸後在呼氣時將手輕輕的向下(背部)壓迫,吸氣時仍用力向下壓,讓腹肌對抗自己的手,一般連續5-7次後休息一次,再繼續進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ufCLHIBnkjnB-0zlf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