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在認知方面,安陵容和甄嬛之間差了一百個沈眉莊

2022-03-07     仝寒迷戀

原標題:甄嬛傳:在認知方面,安陵容和甄嬛之間差了一百個沈眉莊

甄嬛晉封為貴人之後,沈眉莊和安陵容作為好姐妹第一時間前來道喜恭賀。

然後三人就甄嬛晉封得寵展開了一場談話,這場談話看起來是稀鬆平常的道賀,細看卻是世態人心。

前腳皇帝派人給甄嬛送完賞賜,後腳眉莊和安陵容就來了。

三姐妹一見面便親切相擁,眉莊的第一反應是拉著甄嬛的手和她四目相對,欣喜地說:「終於可以出人頭地了。」

眉莊說這話時,安陵容一直在側著眼看甄嬛身後那些皇帝賞賜的東西。眉莊說完話,甄嬛轉臉去看安陵容,安陵容才回過神來給甄嬛行禮:「參見莞貴人」。

這個細節很微小,不細看或許都留意不到。但這個細節導演設置的非常妙,這樣一個細微的不同就凸顯了安陵容和眉莊的性格、以及三姐妹的關係狀況。

眉莊是真的為甄嬛得寵感到高興,因為在她看來甄嬛本就優秀,要不是生病早就得寵了。而且她早已獲寵,遭受過華妃的擠兌,體會到了獨木難支的不易,如今甄嬛得寵她就有了可以依靠的盟友,自然就更高興。

安陵容也為甄嬛得寵感到高興,但她更多的是羨慕,相比甄嬛得寵這件事,她更羨慕甄嬛這種風光得意的樣子,所以她會盯著皇帝賞甄嬛的東西看,因為她沒有。

這就是性格的不同之處:眉莊是主動型,她在甄嬛得寵這件事上看到的是對彼此都有利的積極一面;而安陵容是被動型,喜歡拿自己跟別人比,在甄嬛得寵這件事上她捕捉到的是相形見絀的消極情緒。

緊接著,三人相擁著來到屋內坐下聊天。

一落座,安陵容便開口問甄嬛:「姐姐怎麼悄無聲息地就成了莞貴人,瞞得這樣好,先前竟一絲風聲也不露。」

安陵容這話雖是稱讚甄嬛悄然得寵令人驚喜,但透著些酸味,「姐姐怎麼就悄無聲息地成了莞貴人,瞞得這樣好,先前竟一絲風聲也不露」,有種「你就只就顧著自己悶聲發大財,連姐妹都不帶一把」的幽怨。

因此,甄嬛趕緊解釋道:「實在不是我要隱瞞,我也是在御花園中偶然遇見皇上。」

眉莊卻不以為意,只管誇獎甄嬛:「古人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的就是你了,我在宮中坐著,乍一聽了此事,還以為是訛傳呢。」

你看,眉莊這才是坦蕩大方地稱讚別人的方式。尤其這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的就是你了」,除了稱讚還有欣賞呀。果然是真閨蜜才能說出這種真誠的話。

道喜稱讚之餘,眉莊忍不住提醒甄嬛:「只是從此又要有多少雙眼睛要盯著你看了,你可要當心哪。」眉莊這話也是作為過來人的切身領悟了。

甄嬛瞭然「嗯,我知道」。

看甄嬛和眉莊這般擔憂,安陵容便安慰甄嬛:「不過皇上看重姐姐,破例未侍寢就先晉封,有皇上的恩寵,姐姐不必怕。」

甄嬛不以為然:「就是因為未曾侍寢而晉封,隆寵太盛,反而不妙。」

聽罷甄嬛這話,眉莊說:「如今你聖眷正寵,她們也不太敢把你怎麼樣。」

雖然三姐妹都出身於官僚階層,但是在認知方面,安陵容和甄嬛之間差了一百個沈眉莊啊!

安陵容過度樂觀,只看得到眼前當下即得的好處;眉莊有危機意識,懂得著眼當下的好處徐徐圖之;而甄嬛的悲觀是一種遠見,她格外地謹慎,對好處和壞處都瞭然於,十分清醒。

安陵容聽眉莊說「如今你聖眷正寵,她們也不太敢把你怎麼樣」,就提起余鶯兒:「聽說余氏就因為羞辱姐姐才遭皇上斥責的,有了她做榜樣,就沒有人再敢輕易招惹姐姐了。」

安陵容恨余鶯兒,所以這種時候還留意打聽著余鶯兒的消息。她這話的邏輯是殺一儆百,你已經幹掉了余鶯兒這個對手,其他人就不會輕舉妄動了。

都說三觀不同無法好好聊天,這認知層次不同也沒法好好聊天啊。

安陵容本以為提到余鶯兒能讓甄嬛心情開解一些,沒想到甄嬛說:「余答應是有錯,但我擔心有一天我也如余答應般不慎遭禍,豈不是要連累甄家滿門。」

對於甄嬛來說,余鶯兒算哪門子的對手呢,甄嬛壓根就不把她放在眼裡,而且這個時候甄嬛在乎的對手是華妃,她很怕自己被華妃當成眼中釘,華妃那樣一個勁敵,她的下場豈不是會像余鶯兒一樣。

所以安陵容前面那話說得完全不在點子上,對甄嬛來說完全沒有安慰作用。

而甄嬛這番話,安陵容也是無法理解。她覺得甄嬛是在凡爾賽,你如今正得勢,我恭維開解你,你偏說這喪氣話。所以安陵容的微表情是有些,她不知說啥好了。

眉莊能理解甄嬛的悲觀和喪氣,她的對手也是華妃呀,所以她安慰甄嬛:「現下你正得寵,也是無路可逃,不過好在有皇上的恩寵庇佑,總好過你一個人吧~」言外之意就是:你想長遠些是沒錯,但眼下的對你來說總是有利的。

安陵容緊接著說:「姐姐別憂心,現下最要緊的就是把身子養好,才能成為真正的貴人啊。」安陵容這話說得很對,你現在只是晉封了貴人,還未侍寢,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眉莊也認可安陵容的話,補充道:「只要你我姐妹同心,一定能在宮中屹立不倒。」這話暴露了眉莊的野心,這個時候的眉莊對後宮名利場的殘酷還未真正認清,也未,還有積極昂揚的鬥志。

一談到三姐妹的友情,總有人同情安陵容是兩個人的友誼容不下第三個人。

細看這段三姐妹的對話就會知道,不是兩個人的友誼容不下第三個人,是不同的認知層次沒法在一起有效溝通。

甄嬛是那麼謹慎聰明的人,她在這種時候肯定會留意到安陵容與她、眉莊的認知差別。所以她把安陵容當有交情的姐妹,但並未看作真正的盟友,因為不管是實力還是三觀和認知水平,她沒法和安陵容組隊。

因此,事後崔槿汐提醒甄嬛說「……就好比小主與沈貴人、和安答應交好,便會被他人視為一黨。」

甄嬛的回應是:「我與姐姐一同長大,自然是要同心同德,彼此照應的。」

注意,甄嬛只說了眉莊,並未提安陵容。

而甄嬛這句「我與姐姐一同長大」,一方面強調她和眉莊有感情基礎,另一方面暗含的是兩人的友誼是經過時間考驗和磨合的,是培養出了信任度和可靠性的關係。

平心而論,安陵容是不滿足甄嬛需要的盟友條件的。

這個時期的甄嬛剛剛得寵,她如履薄冰、自顧不暇、謹小慎微,只挑選自己真正信任的盟友,完全合情合理。

畢竟誰會在職場交朋友?職場能交的都是能進行利益置換和互惠互利的朋友。

名利場的生存規則就是這樣,玩不起就不要玩。所以最後安陵容臨死前責怪甄嬛利用她、不拿她當親姐妹,甄嬛是很不屑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f7be129d2948c4f1c05e9dacc32b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