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7個月瑤瑤(化名)因誤吸異物導致呼吸困難、生命垂危。經過市一院兒內一科及手術室全體醫護人員的積極搶救,瑤瑤最終轉危為安。
中午11時,家長喂食骨頭湯麵條過程中,瑤瑤突然出現劇烈嗆咳,並出現呼吸困難。家長立刻打120送醫治療,該院耳鼻喉科喉鏡檢查後未見異常。於是,家長輾轉到另一家醫院兒科,急診完善胸部CT+氣管三維重建檢查,提示約聲門水平喉腔內見長條緻密影,醫生建議到市一院(市兒童醫院)救治。
市一院兒童門診急診接診後,立刻彙報溝通,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收住入院。值班醫師發現患兒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立即予以吸氧治療,並緊急完善術前準備,血氣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此時孩子血氧已經持續下降,情況十分危急。
在兒科負責人、兒內一病區主任孫景巍的帶領下,呼吸介入團隊迅速將患兒帶至手術室。在麻醉科醫師許峰、余帥的通力協作下,孫景巍進行兒童纖支鏡探查,不到一分鐘將一顆卡住聲門的骨頭被迅速取出。隨即李娜主任進一步探查,各段支氣管無異物殘留,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患兒的生命體徵也逐漸平穩。
經過術後護理和觀察,患兒現已轉危為安。
(圖文:陳妍妍 審核:孫景巍 編輯:王傳義)
專家簡介
蚌埠市兒科質控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心血管學組川崎病協作組委員;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心血管聯盟第一屆委員;安徽省全科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兒科臨床與保健分會委員;蚌埠市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組長。《中國基層醫藥》雜誌審稿專家。
醫療專長:兒童各類心血管系統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心導管檢查和心血管造影,介入治療如間隔類缺損及動脈導管的堵閉;川崎病的診斷治療和嚴重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治和長期管理;兒童重症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