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出言辱華,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寧願餓死不失氣節

2023-11-15     張桃子

原標題:司徒雷登出言辱華,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寧願餓死不失氣節

朱自清先生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知識分子,有著純粹的文人性情,熱愛自由追求平靜,擅長寫優美抒情的文字。同時代的許多知識分子積極投身時代浪潮中,但朱自清選擇了退守書齋、教書育人、養家餬口。

不過,朱自清的退守並非完全是「退居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作為一個傳統文人,他身上始終有著憂國憂民的崇高品格以及自尊清高的可貴氣節。

尤其是在他去世前一個多月的時候,他毅然拒領救濟糧。此時的他,瘦得只有77斤重,家中還有8個小孩要養活,生活極度困難。據吳晗回憶,當時有個教授有3個小孩,他沒有拒領救濟糧,當時他說了句「不,我還要活」。

那麼朱自清為何不顧自己死活、甚至不顧家人死活,堅持拒領美國的救濟糧呢?因為美國並不是以平等友好的姿態給我們救濟的,吃了它就意味著低人一等,甚至連抗議暴行的權力都沒有了。

抗戰結束後,美軍開始在華北等重要戰略地登陸,到1945年底登陸的美軍總數多達11.3萬人。在華美軍自恃身份特殊,飛揚跋扈目無法紀,一年時間裡製造了3800起暴行,致使我國平民傷亡3000多人。美軍甚至像日軍一樣侮辱我國女同胞,而肇事者卻都被援引美國法律逃避制裁。

1946年12月12日,兩個美國兵在東單廣場侮辱了北大女學生沈崇,一個當場被抓,一個逃離了現場。但即使是哪個當場被抓的,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是被接回了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要求美軍撤出中國」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豪橫的美軍就是不撤。

不僅如此,美方還直接違反波茨坦宣言,無恥地扶持戰後的日本。日本侵略者為中國帶來了如此多的苦難,中華兒女於情於理都不會答應美軍這一無恥行為。一時之間,國內「反對美軍扶持日本」的呼聲高漲。

這個時候,美國運來了大量糧食,中國人每個月可以購買兩袋平價麵粉。當時朱自清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三袋多麵粉。因為北平的糧源時斷時續,市場上的糧價高得離譜。美國人送來的這兩袋平價麵粉,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了這樣一句話:既然接受了美國的救濟,就不該指責美國的政策。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吃了我們送來的東西,就閉上嘴乖乖聽話吧。

在這種情況下,被疾病折磨得只有77斤重的朱自清,家中有8個小孩張嘴等著吃飯的朱自清,顫抖著在「拒領救濟糧」的聲明中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總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衊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與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購物證,特此聲明。

後來,找朱自清簽字的吳晗這樣回憶道:

當時,他的胃病已很重了,面龐瘦削,說話聲音低沉。他有許多孩子,日子過得比誰都困難。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遲疑地簽了名。他向來寫字是規規矩矩的。這次,他還是用顫動的手,一筆不苟地簽上了他的名字……朱自清的胃病是餓出來的,家裡人口多,要他養活。在昆明的後期,有人算過帳,我們這類人的薪水摺合戰前的銀元僅約十幾元錢。

一個多月後,朱自清因為病痛和營養不良離開了這個世界。在逝世前一天,他還告訴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籤過名的!」

一年後,司徒雷登灰溜溜地離開了中國。《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ade1c519515c11112aaf2f73d25d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