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做學生試卷促進教師提升

2024-10-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教育教學中,對中高考試題的研究和解答不僅是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理解教育政策、把握教學方向的關鍵途徑。通過深入研究和解答考試題目,有助於教師準確把握考試趨勢、優化教學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挑戰。

對此,我個人深有體會。1998年至2000年,我在天津師範大學進修期間,不僅完成了數學本科內容的學習,還利用課餘時間做了近10年的高考數學試題,這為我後續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回歸教學崗位後,因知識儲備充足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效果顯著提升。自2001年起,每年高考後我都第一時間研究並解答高考數學試題,整理出多種解題法並在媒體刊發,此舉也反哺了我的教育教學。2006年肅北高中異地辦學後,我開始教初中數學,依然每年在中考結束後第一時間解答試卷。這種實踐方式讓我更加熟悉中考題型和風格特點,進而精準把握試卷的難點和學生知識的「盲點」,幫助我更好地開展教學。

在研究和解答試題過程中,我對試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中高考的題目設計無不體現科學性和嚴謹性,從知識點的覆蓋、難易程度的把握,到題目的創新性、區分度,都經過了精心策劃和反覆推敲。這提醒我在教學中同樣需要注重題目設計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避免盲目追求題海戰術,通過精選、精編題目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不少中高考題目並不是單純地考查某一個知識點,而是需要學生將多個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這提醒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他們將所學進行橫向、縱向的聯繫,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中高考題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因此掌握一定的解題策略和應試技巧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多年實踐,我總結了一套有效的解題策略和考試技巧,這些策略和技巧不僅有助於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有助於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

作為選拔性考試,中高考題目具有一定的區分度,這提醒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教學中,我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

不僅如此,我還能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在某些知識點的講解上可能不夠深入、透徹,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還有待加強。

研究和解答中高考題目的經歷幫助我更好地把握中高考的命題趨勢和考試要求,專業能力不斷提升,也使我深刻認識到反思和改進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為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當教師以開放的心態和進取的精神不斷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才能持續提升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肅北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4年10月16日第3版

作者:湯玉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608317b6d80f97bd8c249e20fd4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