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為跨海大橋寫兩句詩,字字珠璣,卻被不知名網友的七言詩秒殺

2020-02-16   美詩美文的世界

文人題詞題詩這件事,一直是件風險挺大的事。題得好自然是滿堂彩,題得不好就尷尬了。文化名家們自然清楚自己的斤兩,什麼詞自己能題,什麼是自己不擅長,心裡都是有數的。可惜,他們自己懂了,別人未必懂,這就有些尷尬了。而近幾年,長期處於這種尷尬中的文化名人里,肯定有莫言。

自從得了諾貝爾獎後,莫言坦言自己沒多少時間創作新書了。出席各種文化活動,參加國內外各種會議訪談,讓他成了「空中飛人」。看不到莫先生的新作也就算了,讓不少粉絲無奈的是,書法寫得不算好的他卻辦起了書法展,詩寫得得不夠好的他卻應各地邀請題了不少詩句。

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句莫言為港珠澳大橋題的詩。讓莫言公開題詩在筆者眼裡,真的算是「趕鴨子上架」了。莫先生曾多次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帳號上曬出自己的詩作,經常被網友挑出錯,後來他索性專門找人學了格律,雖然如今水平有所提高,但遠沒有達到能給人題詩的水平。這次為大橋題詩,他是再三推託過的,不過這次他題的這12個字,水平倒是不錯的:

一橋飛架東西,三地連成一體。


這12個字雖然看起來像打油詩,但卻寫得頗有氣勢。港珠澳大橋擁有多個世界紀錄,它是最長、最難、最有科技含量的跨海大橋。莫言「一橋飛架東西」中的「飛」字用得頗為老道,而「三地連一體」也道出了大橋起的重大作用。這12個字語言樸素自然,通俗易懂、字字珠璣。

莫言出手後,竟「炸」出了一堆古詩牛人。一時間不少網友紛紛曬上了自己的大作,慶賀大橋竣工。在這些詩句里,有詼諧有趣的「伶仃洋上不伶仃」,也有頗為霸氣的「三地穿梭雲海間」,但筆者最喜歡的還是一位不知名網友的七言詩,當真是把莫言秒殺了,讓我們來看一看:

騰空躍起一巨龍,三地從此無西東。

根根橋柱琴音奏,伶仃洋里盪歡聲。


雖然這首七言詩的格律不對,但境界卻高出了莫言不少。前兩句很明顯就是衝著莫言的「一橋飛架東西」來的,莫言說有東西,網友偏說「從此無西東」,這顯然要更高明了。而且騰空躍起的一個「躍」字,比起莫言的「飛」字,確實更生動霸氣,十分高明。

前兩句用龍比作大橋的整體,後兩句則將橋柱比作琴弦。大橋是三座大跨度鋼結構斜拉橋構成,每座主橋都融入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這位網友將其比作琴,在伶仃洋彈出歡快的樂聲,確實是很有水平的。

大家寫這座橋都重點強調了橋的霸氣,卻忽略了橋的藝術之美,他這樣寫中和了前兩句的剛,加入了柔美,讓全詩擁有了別具一格的美,可謂剛柔並濟。同時,這樣寫的另一個妙處在於巧妙地通過「歡聲」將人們的喜悅寫進了詩中,不露痕跡。

無論意境還是遣詞,這位網友確實都比莫言高明了不少。除了這首作品之外,還有不少網友的大作也是很有水平的,讓人不得不感嘆:高手在民間!大家覺得這首詩寫得如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