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2023年是Mini LED電視走向成熟的一年,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也是Mini LED電視開啟內卷的一年。儘管從產品形態來看,索尼、LG、飛利浦等廠商似乎不願意參戰,但在TCL和海信的激烈競爭中,Mini LED電視的確走向了規格更高、價格更便宜的時代,而在年末小米推出S Pro之後,將Mini LED電視內卷推向了高潮。除了三星還能依靠海外市場獨善其身之外,其他不參與這場比賽的品牌,實際上在Mini LED電視方面已然沒有什麼競爭力。
在今年,Mini LED電視快速的發展委實有點讓人意想不到,TCL和海信的軍備競爭,直接將Mini LED電視的背光分區推到上萬的高度,甚至在亮度部分都超過了10000nits,加上兩大廠商和小米連續降低價格,這使得未來國內很難有其他廠商在Mini LED電視領域能有太突出的表現。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基本上整個Mini LED電視在國內甚至全球市場上,都會被TCL、海信以及三星所壟斷,國內或許還會有小米靠著低價吃點份額。
不過這也會產生一個疑問,Mini LED電視還應該怎樣進化才能讓更多人接受?事實上從去年TCL Q10G大行其道真正拉開Mini LED電視普及之路開始,到如今也不過才一年多的時間,從市場來看,Mini LED電視其實還有不少空間可供成長,這其中自然包括了成本進一步下降,同時在技術上有還有不少優化的餘地,那麼在2023年年末,我們倒是可以聊聊未來Mini LED電視未來可能的進步。
繼續提升紙面參數?這多少讓我們有一些擔憂
事實上,無論是我們還是海外的一些影音媒體,都對今年Mini LED電視在規格方面的超快發展感到意外,儘管過去TCL曾有X11這樣的旗艦產品鶴立雞群,但沒想到一年的時間裡,Mini LED電視的旗艦產品就能發展到100英寸以上,背光分區超過兩萬個,峰值亮度達到10000nits以上的規格。即使在非旗艦產品上,廠商和用戶似乎也比較看重這些規格參數,並將其作為宣傳和購買的關鍵。
但這多少也是讓我們感到擔憂的地方,在目前Mini LED電視上,太多廠商過於強調硬體規格,包括背光分區、峰值亮度等,並以此為賣點,但一些品牌在堆積規格之餘,缺乏良好的優化手段,更糟糕的是不少消費者直接將高規格和高畫質畫上了等號,這多少有一些偏頗。像我們測試的小米S Pro電視,在同價位下規格和參數無可匹敵,但在畫質上卻一言難盡,甚至不如一些品牌的LCD電視。
我們不懷疑明年Mini LED電視會出現亮度更高、背光分區更多的產品,但這對消費者是否是必要則要打一個問號。從今年整個電視行業來看,出貨量不到兩億台,比去年要低一些,如果還要繼續拉伸規格提高成本,其實不見得對市場的成長有太大的作用,即使明年的預期電視出貨量要高於今年。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Mini LED電視進一步練好「優化內功」,並在現有的硬體基礎上降低成本和售價,反而更有利於Mini LED電視的推廣。
事實上,無論提升到多少背光分區,LCD的物理特質註定了不可能超越OLED;而即使拉到了10000nits以上的亮度,在大多數時候也是沒有用武之地的,畢竟現在4000nits的HDR視頻都還比較少。當下我們認為廠商更應該在一些技術細節上做文章,包括硬體部分的改進、畫質算法的優化等,一味去拉伸如峰值亮度的紙面參數,在我們看來對用戶的意義並不大。
面板部分:TCL的WHVA會是驚喜?
儘管海信和一些廠商還在繼續使用京東方的ADS Pro面板,而京東方也在一些地方改進自己的面板。但和顯示器行業不同,在電視部分VA面板是公認的最佳選擇,而今年海信最好的Mini LED電視U8KL在某個尺寸使用的也是HKC的VA面板,這其實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在當下,華星光電的HVA面板可能是全球電視廠商的最佳選擇,特別是在Mini LED電視部分,VA搭配多背光分區的模組,才有達到最強畫質的基礎。
華星光電的HVA面板在大尺寸上基本解決了可視角度的問題(當然談不上完全搞定),如果說VA面板目前還有一些不足的話,那麼可能色域是相對明顯的問題。雖然搭配量子點技術,目前Mini LED電視能做到97%的DCI-P3色域,不過在BT2020色域部分,一貫比較弱勢。而明年的Mini LED電視或許能在面板部分進一步改進。
華星光電之前已經宣布了WHVA面板,對於這款面板我們沒有更多的信息,不過可以了解到的是,採用這款面板的顯示設備,BT2020色域達到了90%以上。這將是有史以來,LCD電視面板能達到的最高色域。考慮到海信之前展示的UX 110英寸電視,在色域部分也能達到這個水準,明年至少Mini LED旗艦電視部分我們認為色域應該有不小的進步。
對於電視面板,包括Mini LED在內的LCD產品,在不涉及到亮度的情況下,我們的希望是高對比度、高可視角度、高刷新率以及高色域。IPS面板天生對比度殘疾,即使搭配Mini LED背光,在暗部表現依然有明顯的不足;可視角度部分VA面板現在8domain的高端產品已經做得不錯,而且在原生對比度超過5000:1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廣視角塗層來解決,或者看有沒有其他辦法進一步優化;色域部分則要看WHVA這類產品能不能快速普及。不過整體的趨勢沒有改變,2024年高畫質的Mini LED電視依然將以VA面板為主。
背光模組:平衡規格和成本,技術要升級
背光模組我們之前就說過了不少,雖然我們對一直拉伸亮度,甚至都開始吹10000nits峰值亮度並不覺得是個好事,但是背光模組以及分區數量,這個的確是實實在在能改善LCD電視視覺體驗的東西。但我們很早就說過,背光分區數量對於LCD電視來說,總是有盡頭的,需要在成本和規模上進行平衡,因為你不可能像OLED那樣像素自發光,等同於800萬以上的背光分區。現在到了這個階段,如果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在不過分提升成本之際還能讓規格不拉胯,觀感不下滑,可能才是廠商要考慮的。
這一年來,我們相對偏向TCL的Mini LED電視,一部分是因為VA面板的確在某些場景能帶來更好的畫質;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和TCL在背光模組下做出的一些改變表示稱道。今年TCL的旗艦電視X11G帶來的不僅是雙5000的規格提升,同時在背光模組部分,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平衡規格和成本的設計。
一般Mini LED設備背光模組,一區需要幾燈是沒有定論的,但我們也說過,首先是考慮背光分區數量,在這個基礎上,一區多燈會更有優勢。簡單來說,相同數量的背光分區,一個區擁有更多燈珠,在亮度、亮度均勻性上是會有優勢的。但是這樣一來,分區越多,燈珠數量越多,那麼成本也會越高;如果是一區一燈,那麼成本下來了,背光分區數量可以往上走,但燈珠數量較少會影響到峰值亮度的提升和背光均勻性。所以在這部分,廠商一直都是需要平衡的。
TCL實際上在一些非旗艦產品上已經使用微透鏡的Mini LED燈珠,這樣擁有更好的光源聚焦能力以及光暈改善能力;而X11G採用的六晶方芯晶片以及廣角均光透鏡燈珠,在一燈一區的設計下,展現出了極高的峰值亮度以及均勻性。這種設計實際不需要縮小燈珠的體積,降低了製造的難度,同時也有利於提升背光分區的數量。
事實上除了TCL,其他廠商也在改善自己背光模組的設計,但很少有像TCL這樣將技術提升作為宣傳點的產品。今年TCL在X11G、C12以及C11G Pro上都採用了新的燈珠和晶片,但Q10G Pro以及Q10H等產品還相對採用傳統的技術,只是稍有一些改良。所以在明年的Mini LED電視中,TCL作為目前國內Mini LED電視銷量最高的廠商,有可能進一步將六晶方芯、廣角均透鏡普及在所有型號上。這就可以讓Mini LED電視在擁有較多背光分區數量時,還能保持相對親民的價格,給了電視在同價位上繼續提升的空間。
畫質優化:硬體和軟體都還有很多空間
其實今年我們測試這麼多Mini LED電視,進步相比2022年是很大,但是優化的空間依然很大。比如說在電視部分,背光延遲實際上都存在,很多紙面規格高的旗艦產品,在這部分都有優化的空間;在光暈部分,TCL表現已經相當出色,但不少產品包括索尼都還是會有明顯的光暈部分;還比如機身厚度,目前除了三星之外,其他品牌都還有改進的餘地。
TCL之所以在Mini LED顯示器和電視上都能有不錯的光暈抑制,除了燈珠的改進,同時也和設計有關。之前我們就介紹過,Mini LED電視的光暈通常有兩種方案來解決。一種是減少OD值,一種則是改善透鏡。OD代表的是背光燈板到擴散板的距離,這個距離決定了光源形成的發光面基礎大小;OD值越小,發光面越聚焦,與分區所需光面越匹配,溢光控制就越好。OD值在2-5mm,那麼基本就沒有溢光的問題,8-10mm則基本看不到什麼光暈,15-20mm,則有較少的光暈。
這部分其實是一個比較難的事兒,降低了OD值不但能控制光暈,同時也能將電視做得更薄,所以這部分其實挺考驗電視廠商的設計能力,目前像TCL、三星等幾個廠商在這部分是表現得很不錯的。至於透鏡部分,無論是微透鏡還是廣角均光透鏡,其實都表現出很好的素質,再加上背光分區數量的穩定,光暈這部分我們相信2024年更多的產品會有很好的表現。
另外在控光和算法優化上,各大廠商今年比去年的進步很大,一些廠商今年並不大肆擴張背光規模,將背光分區做得不是那麼多,有的甚至還沒過去的規格高,實際上也是因為控光算法提升,廠商認為在畫質不下降的前提下,能節約成本所導致的。今年在我們測試的Mini LED電視中,各大廠商都能將黑位壓得很出色,當然一些產品因為面板的緣故,無法在提升亮度的同時,還能保持極低的黑位,但總的來說,這部分是進步的。
控光算法所涉及的東西很多,包括亮度計算、空間濾波、時間濾波、光形適配、雙向16bit計算等技術。做到位至少畫面能表現出正常的水準不會有錯,而這部分能力不足,就像我們之前測試的小米S Pro那樣,會出現控光出錯的問題,這部分相對考驗廠商的技術能力,傳統的電視廠商會更有底氣。
不過對我們來說,Mini LED電視我們其實更期待的有這麼幾個地方,一個是光暈進一步被抑制,一個是進一步降低背光延遲。至於其他畫質優化的地方,則要看廠商自己的能力了,畢竟不同廠商的算法和理解不同,總是會有差異和優缺點的。目前幾個一線廠商的表現,包括TCL、三星、海信在Mini LED電視上的總體畫質都還不錯,期待他們持續改良吧。
音頻部分:杜比Flex有望快速普及
最後說到功能部分,其實今年的Mini LED電視在功能部分趨於完整,比如要全規格的HDR,TCL已經做到,同時完整的CEC功能也基本能實現了。對於Mini LED這種趨向高端的產品,可能在功能部分更多是增強,比如在音頻部分,明年Mini LED電視應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選擇。
在杜比Flex無線全景聲技術發布後,TCL是第一個支持的廠商,而之前的消息表明,TCL明年的Mini LED機型應該會支持這一技術,這意味著傳統的迴音壁廠商會迎來最大的危機和洗牌,未來用戶在打造音頻系統的時候,不再需要購買單一品牌的迴音壁產品,而是可以像購買AV功放和音箱那樣自由搭配。
我們了解的情況是,TCL明年會支持2-6個無線物理音箱,來支持杜比Flex無線全景聲技術,如果是兩個,那麼可以作為左右環繞聲,或者後環繞,將左右聲道、中置以及低音交給電視,如果是兩個物理無線音箱,那搭配的方案就有很多,直接組成物理的5.1.2聲道都不是問題。只是不知道明年TCL是先在海外版機型上採用,還是先在國內機型上使用。而且除了TCL之外,預計其他廠商也會跟進,但具體方案現在還不清楚。
這代表著未來只要有廠商自己推出支持杜比Flex的WiFi音箱,那麼都可以搭配在不同品牌但支持杜比Flex技術的電視(功放)上,音效方案的成本和效果完全由用戶自己控制,單一迴音壁不再是用戶唯一的選擇。這會促成更多廠商進入無線音箱行列,同時也會對三星、索尼、LG、飛利浦等傳統迴音壁大廠造成不小的衝擊,促其推出類似的產品。所以在明年購買Mini LED電視的時候,說不定支持杜比Flex將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
寫在最後:
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部分廠商在2024年的一些機型,比如TCL會有Q10K Pro、S11H、P11H等型號,當然具體表現可能還需要我們拿到機器才知道。不過我們不認為或者說不贊同,廠商在明年裡繼續在紙面參數上無腦競爭,對購買者來說,需要更適合的產品,包括性能、畫質、價格等。
我們預測明年的Mini LED新機,同檔次上和今年的機型在價格部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規格會有一定加強,包括更多的背光分區。如果TCL的一燈一區方案能進一步普及,我們認為這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至於峰值亮度,在高端機型上或許能提升到4000nits至5000nits,這差不多也就到頂了,因為再高我們覺得目前意義不是那麼大;而主流機型,應該能普遍提升到2000nits左右。功能部分,能支持杜比Flex可能會非常重要。
Mini LED電視進入2024年,應該屬於成熟的冷靜期了,市場格局其實基本已經定型。TCL在國內的地位牢不可破,加上有面板的優勢,繼續領跑市場問題不大。所以這個時候廠商或許應該平靜下來,將規格之爭進一步轉向用戶體驗。小米S Pro在年底這段時間銷售成績不錯,價格和紙面的規格是賣點,我們不敢說這是劣幣驅逐良幣,但Mini LED電視現有的體系,其實可以支持TCL、海信這樣的廠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技術和畫質。所以在明年,讓我們震驚的肌肉型產品可能會更少一些,但或許我們能買到更好的Mini LED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