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訪談丨劉守英:從「硬道理」到「新時代的硬道理」

2024-01-19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時報訪談丨劉守英:從「硬道理」到「新時代的硬道理」

——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從「硬道理」到「新時代的硬道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對於我們在新征程上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具有重大意義。  

01

第一個硬道理創造中國發展奇蹟

中國經濟時報:您如何看待從「發展是硬道理」到「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為什麼說第一個硬道理創造了中國的發展奇蹟?

劉守英:從「發展是硬道理」到「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大幕,推動我國快速發展。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發展是硬道理,這是第一個硬道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創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無可辯駁地證明了「發展是硬道理」。說第一個硬道理創造了中國的發展奇蹟毫不為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條件和階段、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歷程以及各國現代化建設一般規律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判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階段性特徵和根本要求的轉變,是生產力的提高與生產關係調整的統一。所以,「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是新時代的要求。  

02

第二個硬道理任務更為艱巨

中國經濟時報:從「硬道理」到「新時代的硬道理」,為什麼說第二個硬道理任務更為艱巨?

劉守英:2015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正是在新時代的壯闊發展進程中,我們黨與時俱進形成了「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的戰略思想。

之所以說第二個硬道理任務更為艱巨,是因為在新發展階段,不可能繼續依靠規模和速度實現發展,必須依靠質量和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後者比前者更難,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保持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切實增強我國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的根本。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式現代化就難以順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就會被遲滯甚至中斷。我們必須以高質量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條件的歷史變化,切實達成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才能建成現代化強國。

經濟發展從來不是線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階梯式遞進,甚至出現反覆的過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和函數發生重大變化,要素結構、組合方式、配置效率發生改變,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無法支撐,傳統生產函數和要素組合方式難以為繼。如果不轉變發展方式,不實現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有效提高,不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過一段時期的高增長,但他們在經濟減速以後沒有轉向高質量發展而使現代化中斷,我們必須要引以為鑑。只有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我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如期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從發展環境看,只有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才能應對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國是在與世界的緊密聯繫和深度參與全球化中發展到今天的。隨著政治經濟力量與國際發展格局的變化,全球化出現逆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國際競爭加劇,已經深刻影響到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我們必須作出因應與求變,在變中謀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更加劇了國際發展競爭的不確定性和緊迫性。我們要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各種險灘和衝擊,就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辦好自己的事。只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牢牢掌握髮展主動權,在被人「卡脖子」中實現突圍。只有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我國發展自主性,才能提高發展安全性,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才能經受住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03

堅持新時代這一硬道理

與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政治的良性互動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堅持新時代的硬道理的意義何在?

劉守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出第二個硬道理的同時,也明確提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一心一意謀高質量發展,一切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沒有發展就沒有現代化,沒有高質量發展就沒有高質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最大的經濟,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兩者構成新時代政治經濟關係的主軸。我們不能偏離高質量發展這一最大的經濟,不能偏離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的政治,在這最大的政治和最大的經濟的良性互動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如何做到實現這兩者的良性互動?

劉守英:第一,要保持戰略定力。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實現。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場需要保持頑強鬥志和戰略定力的攻堅戰、持久戰。我們唯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為各種風險所懼,朝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前行,別無它途。第二,堅定戰略自信。戰略定力來自戰略自信。有信心、有底氣,才能保持戰略定力,才能在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上毫不動搖。第三,保持歷史耐心。只有保持歷史耐心,才能辦成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在高質量發展上保持歷史耐心,就要堅持穩中求進。要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統一關係,做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保持歷史耐心,就要堅持循序漸進。保持歷史耐心,就要堅持持續推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久久為功。  

04

全面深化改革是落實第二個硬道理的「總開關」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改革在實現這兩者的互動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劉守英:改革是解決發展問題的「金鑰匙」,改革是我們實現發展奇蹟、實現富起來的關鍵一招。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牛鼻子」,是落實第二個硬道理的「總開關」。從世界各國現代化的經驗看,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成功完成體制轉向,通過權利開放實現政治與經濟的良性互動,防止經濟收縮,建立現代國家秩序。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入經濟中低速階段,同樣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權利開放,用改革的辦法處理好經濟中低速與高質量發展、秩序與活力、安全與穩定、經濟與社會的關係,用高質量發展這一最大的經濟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的政治保駕護航。

總 監 制丨王 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298851deb5d22b5a5c5f68745088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