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擊違法違規提供資金 囤積中藥材哄抬價格

2024-08-26     第一財經

「白朮價格瘋漲比黃金還離譜。」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大漲態勢持續,部分熱門品種價格更是連漲數倍之多。伴隨中成藥出廠價隨之上調,一副動輒幾百元的中藥,讓部分消費者感慨「中藥吃不起了」。

中藥材天地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白朮、雄黃、貓爪草、辛夷等中藥材在多產地年漲幅超過120%,甚至達到150%以上。其中年銷量上萬噸的大宗品種白朮,今年的月度銷售均價一度達到180元/公斤的峰值,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部分中藥材價格大幅上漲背後,與自然災害導致減產等「天災」有關,同時也存在遊資炒作、囤積居奇、壟斷等人為因素。

「中藥材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基石,是生產製作中藥的原材料,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一直密切關注包括中藥材在內的藥品領域壟斷風險。」6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中藥材市場反壟斷工作進展,在經商金融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局後,如是答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馬一德。

馬一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帶來了一份《關於強化中藥材市場反壟斷執法保障藥價平穩運行的建議》,其中提出進一步完善中藥材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加大中藥材領域反壟斷監管執法力度、將市場治理作為支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相關規劃等意見建議。對此,市場監管總局在前述答覆函中表示「高度贊同」。

為規範中藥材市場競爭秩序,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已會同國家中醫藥局,不斷加強中藥材等藥品領域的監管執法。

具體做法有:

其一,2023年以來部署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將中藥材等藥品作為執法重點之一,強化藥品領域壟斷行為查處力度。截至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藥品領域壟斷案件15件,結案7件,罰沒金額合計17.71億元,形成有力法律威懾,有效遏製藥品領域壟斷行為。

其二,深入推進壟斷線索核查處置工作,對涉及冰片、白朮、黃芪顆粒等中藥材、中藥的壟斷線索,實行一案一策、專人負責,及時穩妥處置相關線索,有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利益。

其三,合力打擊中藥材領域的違法行為,國家中醫藥局積極指導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協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中醫藥違法行為的審查,確保及時發現和依法處理中藥材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與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一起,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規範中藥材市場秩序。

「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引導銀行機構加強倉單質押、供應鏈融資等業務的內控管理,共同打擊違法違規提供資金囤積哄抬中藥材價格的行為。」該答覆函稱。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對第一財經分析,防止因資金炒作導致中藥材價格大幅波動,有利於穩定中藥材市場價格,一方面,保障了中藥材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另一方面,避免了中藥材價格過高導致中成藥等相關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讓消費者能夠以合理的價格獲得所需的藥品和醫療服務。

為實現供應穩定,該答覆函表示,國家中醫藥局將進一步強化產業引導,優化中藥材產區布局,加大中藥材進口力度,督促中藥生產企業完善中藥材、中藥飲片保質期管理,穩定中藥材來源和市場供應。

此外,該答覆函還透露,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制定出台《關於藥品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增強中藥材領域反壟斷執法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強中藥材價格監測預警,對異常波動的中藥材,及時研判並採取措施,堅決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

8月中旬,市場監管總局已就《關於藥品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參與該指南制定的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焦海濤日前告訴第一財經,在指南起草過程中,起草團隊曾向多家中藥生產企業徵求過意見,他們均認為中藥材領域不合理高價現象比較常見,「價格瘋漲」現象時有發生,漲價鏈條還會傳導至下游中成藥製造企業。故而,相較於此前發布的《關於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此次將反壟斷合規的行業指南覆蓋到中藥和成品藥等全藥品領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bc4d29a69a7edb87f0c49c59bf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