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東北與浙江省相鄰,西北與江西省接壤,東南與寧德市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毗連,介於北緯26°15』—28°19』,東經117°00』—119°17』之間,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 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
境內山峰聳峙,低山廣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其間,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貌;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局部山區為中亞熱帶山地氣候,素有「福建糧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
南平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太極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曾湧現出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擁有一級至三級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
201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19.8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5.94萬人,鄉村人口113.89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6.7%。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2.5‰,死亡率6.8‰,自然增長率5.7‰。
201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858.30億元,比上年增長5.4%;各項貸款餘額1384.46億元,增長6.0%。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846.68億元,增長5.3%;各項貸款餘額1381.74億元,增長6.0%。人民幣金融存貸比為133.65%,比上年下降1.35個百分點。
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1792.51億元、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44.14億元、增長1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52億元、增長8.5%;外貿出口98.3億元、增長16.6%,實際利用外資10.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5.09億元、增長9.7%;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84元、15868元,分別增長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