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作 者 | 瑾山月
來 源 | 婚姻與家庭雜誌
前段時間,國民盛讚的大戲《人世間》,讓71歲的演員宋春麗再次走入公眾視野。
在劇中,她出演省長夫人「金月姬」,用精湛的演技將人物的精明、沉穩,冷漠、悲哀,刻畫得淋漓盡致。
不少網友看了後,感慨道:誰是老戲骨?宋春麗老師才是真正的老戲骨!
作為老中青三代耳熟能詳的知名演員,宋春麗塑造的經典螢屏形象,可謂數不勝數。
她是《九香》里含辛茹苦的母親,一個「舔碗」的鏡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她是《巡迴檢查組》里為兒鳴冤的「瘋婆婆」,蓬頭垢面,行為乖張,卻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她是《延禧攻略》里慈祥又精明的太后,從內而外散發出的貴氣,完全不輸「當紅小花」。
出道40多年來,宋春麗出演了近百部作品,斬獲飛天、金雞、百花等大獎,是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戶」。
然而,事業上一路開掛的背後,她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在外界看來,宋春麗思想前衛,為拍戲「丁克」40年;事實上,「無兒無女」卻是她和丈夫永遠的痛。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年近六旬時,宋春麗夫婦不僅有了兒子(由侄子過繼),還有了個女兒,組成了圓滿的四口之家。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01
尋找愛情最好的方式
是經營好自己
1951年,宋春麗出生在華北平原的一個大雜院裡,從小生活在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熙攘中。
在普遍貧窮的六七十年代,宋春麗過著吃不好穿不暖的日子。
很多年後回憶起童年,宋春麗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外出上班,她和哥哥在家做飯吃,頓頓都是窩頭、鹹菜。
後來,哥哥去了寧夏建設兵團,宋春麗的生活仿佛一下子陷入孤獨。
說起往事,宋春麗直言不諱地說:「那時的苦,都是我吃到心裡去的苦。」
1964年,剛滿13歲的宋春麗被廣州軍區歌舞團的老師選上,當了一名文藝兵。
很快,她就離開父母南下廣州,進行刻苦的形體訓練。
之後連續5年,她隨團各地演出,其間的辛苦不言而喻。
不管是貧瘠的山區,還是潮濕的海邊,不管是炎炎酷暑,還是數九寒天,宋春麗從不缺席,從不退縮。
小小年紀的她,練就了比同齡人更沉穩、更堅韌的心性。
參加工作後,宋春麗去了話劇團,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她,尚不知此生的「緣分」已在來的路上。
一天,一個熱心的同事張羅著給她介紹對象,對方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孫維熙——一個比她大6歲的民樂教授。
一聽對方是教授,宋春麗不禁犯嘀咕,怕太高冷不好相處,就沒急著見面。
她想先互通書信,了解一下。
誰料,剛通了幾封信,倆人就感覺好像認識了幾輩子似的,無話不談。
宋春麗欣賞孫維熙的儒雅,孫維熙佩服宋春麗的那股拼勁。
他們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並在相識兩年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時工資不高,孫維熙直到結婚,也沒能拿出一套新房,一份彩禮,一個定情信物。
但宋春麗毫不計較,她明白,一個人的真心比什麼都珍貴。
俗話說: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想要找到心靈契合的另一半,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苦苦尋覓,而是向內收斂,把自己經營好。
02
「理解」
是愛情最美的誓言
婚後的日子雖然甜蜜,但宋春麗一顆年輕的心,卻總嚮往著遠方。
當時,電影業剛剛復甦,不少製片廠去文藝團挑演員,可無論宋春麗怎麼努力,統統都落選。
原因很簡單,她不夠漂亮。
落選的次數多了,她開始自卑起來,一有人來挑演員,就躲到屋裡去。
對此,丈夫孫維熙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鼓勵她變被動為主動。
深思熟慮之後,宋春麗去找團長談,要求去演電影。
團長提醒她:拍電影有可能一舉成名,也可能一敗塗地。但宋春麗決定賭一把。
1979年,她終於接到了一個小角色,出演一名護士。
沒想到,這個原本可有可無的小人物,卻被宋春麗演繹得大放異彩。
很快,宋春麗就被導演郝光發掘,讓她出演電影《姦細》里的女一號。
這邊,宋春麗興致沖沖地奔向理想,另一邊,孫維熙則默默注視著她,不打擾,不阻攔。
《姦細》開拍後,宋春麗遠去東北,在零下三十幾度的極寒天氣里待了很長時間。
一天,她忽然覺得頭重腳輕,差點兒暈倒,趕忙去找劇組裡的大夫。
一檢查才知道,她竟然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懷孕了。
晚上,宋春麗輾轉難眠,一邊是她好不容易拿到的「女一號」,一邊是自己和丈夫的第一個孩子。
到底要如何取捨?她決定問問孫維熙。
電話打通後,孫維熙從妻子斷斷續續的哽咽聲中,讀懂了她的選擇。
孫維熙說:「這個孩子還是先不要吧。不過,人流手術要回北京做,你那裡的醫療條件不好,容易感染。」
不久後,她聽從丈夫的意見,回北京做了手術。
其實,孫維熙何嘗不難過,這是他盼了很久的孩子,可他更理解妻子,理解她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這部讓夫妻倆痛失孩子的《姦細》,不僅大獲成功,還把宋春麗送進了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
調回北京後,宋春麗一邊演戲,一邊學習,34歲這年,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經過深造後,宋春麗的演藝事業終於迎來了屬於她的「黃金時代」。
1992年,她一舉拿下「飛天」最佳女主、女配兩項大獎;
之後,拿下「金雞」「百花」,成了演藝圈裡塔尖式的人物。
談起讓人艷羨的成就,宋春麗不止一次說:
「至今我的演藝事業發展,或者說我所取得的成就,都可以歸功於我的先生。」
宋春麗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離不開丈夫的理解與支持。
什麼是人世間最長情的告白,或許就是願意去懂,願意默默守護吧。
03
家庭和睦
才是最好的家風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條河,宋春麗是一條激流,而孫維熙更像是一條潛流。
這些年來,孫維熙無條件地支持著妻子,性格靦腆的他甚至為了幫宋春麗演過配角。
那是拍《冰河》的時候,劇組急需一個配角,宋春麗一個電話把孫維熙叫來。
沒想到,孫維熙竟然演得很出色,解了宋春麗燃眉之急。
除了事業上,家庭生活也少不了孫維熙的悉心呵護。
宋春麗常年外出拍戲,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自然落在孫維熙肩上。
1983年,宋春麗父親病重,她因工作無法趕回,孫維熙就一直照顧老人到其去世,還把後事料理得妥妥噹噹。
這些年來,不管遇到什麼,夫妻倆都和和氣氣,堪稱圈子裡的「模範夫妻」。
然而,這對「模範夫妻」卻有著他們的難言之隱,那就是自從流產之後,一直要不上孩子。
隨著年齡增長,「要孩子」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漸漸地,宋春麗放棄了生孩子的念頭。在61歲這年,她和丈夫收養了一個女兒。
如今,他們生活得其樂融融,充滿了歡聲笑語。
宋春麗會按照女兒的指示,去給她買麥當勞,怕忘了,就反覆念叨著:飲料還要熱豆漿。
過生日時,女兒會調皮地把蛋糕抹在老爸孫維熙臉上……
可愛活潑的女兒,給這個家帶來了歡樂,也讓夫妻倆感受到了溫暖。
重陽節,他們會收到女兒的禮物;過生日,他們會得到女兒的擁抱;生活中,他們也喜歡跟著女兒玩點兒新鮮玩意兒。
除了女兒,宋春麗夫妻間的日常互動,更多的是柴米油鹽,一日三餐。
有時,是孫維熙大展廚藝,有時,是宋春麗做點兒清粥小菜。
拼搏了一輩子,已是古稀之年的宋春麗夫婦,迎來了他們的歲月靜好。
俗話說:雞鳴千年旺,狗吠萬事興,和氣好運來。
一個幸福的家庭,離不開夫妻之間的體諒、退讓、協助;
離不開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互動、關懷。
一家人,只有心繫一處,勁往一處使,就能越來越好,越來越紅火。
04
李月亮
螢屏上的宋春麗,仿佛有千種面孔。
有時是大膽熱烈的藝術家,有時是吃苦耐勞的村婦,有時是英姿颯爽的革命者,有時是精明世故的官僚……
當了一輩子演員,她似乎用作品,詮釋了無數種人生。
然而,人總得回歸現實,總得在真實的生活里,走過春華秋實,度過嚴寒酷暑。
誠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在充滿遺憾的人生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終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就像宋春麗,她經歷過貧窮的歲月,承受過離別的痛苦,感受過孤獨的荒涼,但好在有孫維熙一直守護身邊。
而她對丈夫的一片心,也充滿了感激與珍惜。
他們的愛情,就像詩人木心的《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時光白駒過隙,一輩子很快,但只要你願意好好去愛一個人,也足夠了。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影報道《藍羽會客廳》;
2、中國電影報道:《宋春麗:為表演奉獻一生,無怨無悔|金雞獎四十年》;
3、余笙電影:《演員宋春麗:我演了一輩子的母親,卻沒有為丈夫生下一兒半女》
4、北京廣播電視報社:《人世間》飾金主任宋春麗:第一次演電影時準備「一敗塗地」
往期好文
月亮新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42cc4e873b73503b9ab76d6f55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