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氪科技:關注社會難點,用大數據突破醫療困局

2019-11-22     678科技

  編者按

  2019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青春詮釋夢想 奮鬥定義人生》一文,從清潔能源、無人機、健康生命三個領域,生動報道了天津經濟開發區「引進一名領軍人才,實現一項技術革新,帶動一個產業發展」的發展景象,零氪科技再次成為典型案例,給予深度報道。

  文章來源| 節選自《人民日報》

  關注社會難點,用大數據突破醫療困局

  于家堡華夏金融中心19層,開放式辦公平台通透明亮,年輕員工們面對電腦或快速敲擊鍵盤,或頻繁撥打電話……看上去和其他公司沒什麼兩樣。事實上,這個名為零氪科技的公司專注腫瘤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研發應用,已成為世界醫療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賽道上「中國隊」的重要成員。

  「癌症一直是醫學難題,也是最需要科研和大數據的一個領域。我們希望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更普惠、精準的醫療服務。」零氪科技創始人張天澤說。

  今年36歲的張天澤是天津人,從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先後就職於騰訊、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企業,而一次在父親科室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張天澤的父親是國內資深的肺癌手術專家,他的電腦里記錄著這個科室20多年來治療的8000多位肺癌和食管癌患者的資料,而所有的數據僅僅是一張Excel表格。

  「如果全國上千個專科醫生的幾萬甚至幾十萬份患者病歷,和患者的治療結果匯聚在一起,不僅能幫助醫生快速提升診療能力,患者也能得到更準確的診斷和更適合的治療方案。」抱著「攻癌」的初心,張天澤決心轉型,2014年創立零氪科技。

  2016年,零氪科技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數據科學研究和智能化運營中心。

  3年來,零氪天津團隊從最初的30人發展到300餘人,去年還成為開發區科技50強企業。「開發區讓公司發展有了更大空間和更多可能。」張天澤說。

  第一步就是喚醒「沉睡」在醫院裡的數據。過去幾年,零氪與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醫院展開合作,打通院內系統,醫生可線上查詢診療、隨訪、用藥等各方面數據;深度處理近400萬份腫瘤科研級病歷;處理醫學影像數據超千萬份,建立了強大的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平台。

  院內數據完成了結構化,而院外的數據仍需被「打通」。「您好,請問您最近的用藥情況如何?」零氪在天津有100多人的專業隨訪隊伍,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對患者院外康復進展進行跟蹤諮詢。「從患者入院、院內治療到院外治療及康復,打造了完整的數據閉環,給予醫生更多治療參考。」張天澤說。

  在激活大數據的基礎上,如何讓人工智慧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算法層面,而應用於具體的臨床場景?

  2018年,零氪與天津市胸科醫院合作建立肺癌AI輔助診療中心。在AI肺癌輔助診斷軟體分析報告上,不僅能看到肺部影像,還可以看到包括病灶位置、體積和惡性機率等在內的詳細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給出的診療建議。

  AI不僅可以幫醫生解決「看片子」等重複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做「醫生助手」,通過深度學習專家知識和經驗,降低醫生知識差異,提高診斷水平。截至今年9月底,天津市胸科醫院AI輔助肺小結節診斷系統已累計服務超過2萬例患者、3.2萬餘例CT檢查,病灶檢出率89%,診斷符合率達97%,AI診斷與術後病理診斷符合率統計超過90%。

  零氪未來仍將紮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配合推動京津冀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在賦能醫療行業的同時,讓每一位腫瘤患者『看對病、用好藥、付起錢』。」

  零氪科技作為醫療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創企業,成立近5年時間,一直獲得國家政府和媒體的高度關注、認可,《人民日報》已連續三年對於零氪進行了報道。

  在2017年9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喜迎十九大專欄」《濱海新區再探「新」》一文,報道了零氪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大數據平台,在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積極行動。

  2018年8月1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報眼位置刊登了《鹽鹼灘上接續創業》一文,報道了零氪科技大數據平台在腫瘤藥物的臨床試驗中發揮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Ov6km4BMH2_cNUgIe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