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冠狀病毒在整個歐洲繼續肆虐,該地區的一些國家仍在考慮放鬆對社會隔離的限制,以恢復正常狀態,並重新振興經濟。
但專家擔心,過早或過快取消這些措施可能導致感染激增,加深該地區的健康危機。
奧地利計劃在下周放鬆封鎖;如果放鬆措施,它將是歐洲大陸第一個重新開放關閉的商店和餐館的國家。丹麥將於4月15日開放學校和日托中心,結束長達三周的停課。4月9日,捷克取消了一些社會疏遠措施,並計劃取消旅行禁令。
本周早些時候,義大利和西班牙這兩個歐洲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也在考慮放鬆封鎖,幾天後才決定,他們需要至少再延長几周。
荷蘭萊頓大學危機管理專家博恩說:「這將是民主黨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重新爆發流行病和扼殺經濟之間找到一個黃金中段。這需要很多智慧和卓越的領導力。」
當然,有些國家需要開放,但從來沒有一個完美的時機開放。他們從自己的決定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會給世界其他地方提供教訓。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歐洲公共衛生專家馬丁·麥基說:「他們正在進行一項實驗。這也許不是壞事,但和任何實驗一樣,它們也有風險。」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風險是否超過了收益,沒有人真正知道答案。
歐洲領導人正在追求「逐步復甦」
4月6日,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茲戴著口罩,站在有機玻璃後面,向國會議員發表講話,介紹了他關於「逐步復甦」奧地利經濟的計劃。
據報道,這個計劃是這樣的:
4月14日,小商店、五金店和花園中心將獲准重新開業,月底,其他企業也將陸續開業。與人有密切接觸的餐廳和服務,如健身房和美髮店,可能要到5月中旬或6月才能得到批准。
報道說,奧地利的學校也計劃在5月中旬恢復正常,不過這一決定將在4月底重新評估。最後,公共活動可能在7月份開放。
但是,庫爾茲警告稱,「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在丹麥,政府正在尋求一個類似的漸進式重新開放。4月6日,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這就像走鋼絲一樣,如果我們一動不動,我們可能會摔倒。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很快就會出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重新站穩腳跟。」
丹麥的學校和日托中心將於4月15日重新開放,不過報道指出,「這取決於感染人數的穩定,餐館和邊境暫時仍將關閉,政府還禁止在8月份舉行大型集會。」
捷克政府提議適度取消旅行禁令。例如,入境的人必須被隔離兩周。這一規定肯定會讓很多人很快遠離布拉格。政府還將允許出售業餘產品和建築材料的商店開業,以及跑步和騎自行車等小型戶外運動團體繼續開展。
對許多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轉折點,但尚不清楚這一發展是否純粹是好消息。
「你不能什麼都打開,這簡直太瘋狂了。」
這三個國家都是歐洲最早實施嚴格封鎖措施的國家之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將是最先放鬆這些限制的國家之一。然而,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的麥基表示,這些國家現在開始取消社會距離限制可能還為時過早。
不過,麥基說,如果他們要繼續前進,緩慢而穩定的做法對他來說最有意義。他說:「你不能什麼都打開,這完全是瘋了。」
沒有什麼神奇的「正確的時機」能讓一個國家恢復運轉,也沒有什麼「正確的方式」能讓它恢復運轉。
麥基為一個國家何時應該考慮放寬限制提供了一套標準。首先,死亡率曲線必須下降。其次,它的疾病傳播率應該更低,這意味著,平均來說,一個病人將病毒傳播給另一個人。第三,政府必須有很多準確的數據,特別是關於誰被感染以及他們接觸過誰的數據。
麥基說,在此之前,所有國家都應該保持現有的社會疏遠措施。
目前還不清楚正在考慮進行解除封鎖的歐洲國家是否符合這些標準。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奧地利的感染人數比官方數據顯示的還要多。捷克的官方感染率正在放緩,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疾病在該國有多普遍。
儘管目前丹麥的官方統計數據看起來更好,但很多人擔心現在送孩子回學校還為時過早。
那為什麼要冒險呢?大部分原因與避免經濟崩潰有關。但專家指出,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單純的政治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