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用光技巧,看看這4個技巧,讓你拍攝的照片,美上十倍

2020-01-06     攝影韻律

用光拍攝人像,經典用光技巧是拍攝的核心,人像是通過不同的燈光組合來實現變化無窮的布光效果;我們在巧妙的使用用光技巧過程中,讓拍攝出來的每一張人像具有時代的質感和拍攝的愉悅!

那麼,拍攝人像的用光技巧有哪些呢?要怎麼正確的使用我們的光源才讓我們的照片增加的漂亮呢?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人像拍攝的小技巧以及注意事項。

一、必須要弄懂的布光定位

我們在照相館拍照的時候,每一支燈的光位都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在布置燈光的時後一定要忌諱介於兩種燈位之間的位置。我們按照經典光源布置法,不同的光源,在看似簡單的背後,位置、以及布光的作用,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往往一張漂亮的人像照片背後是需要多燈配合來實現的。其中,每一支燈光的不對都是是用光大忌。

光源位置

二、要熟悉每一種布光光源


1、主光
在畫面上起最主要作用的光就是主光。在人像布光時,主光是需要最先考慮的,它的位置基本決定了畫面的整體效果——高調或是低調,順光還是逆光。
2、光比
主光和輔助光之間的光強度的比例就是光比,畫面的總體反差通常是由光比來決定的。
3、輔光
畫面上起輔助作用的光被稱為輔助光或輔光,畫面上人像的各部分的細節層次的多少是通過輔光來控制的。
4、陽輔光與陰輔光
輔光又分為陽輔光和陰輔光。陽輔光的作用是在亮部和暗部之間明暗交界線之間增加過渡層次;陰輔光的作用是給暗部增加層次細節。

三、輔光的類別及區別

許多人都弄不清陽輔光和陰輔光的區分。為什麼不能只用一種輔光呢?原因是在拍攝低調人像時,如果只用一支輔光來解決明暗交界線和暗部的層次問題,那麼整個暗部就可能成為整片的灰色,造型的立體感就會被嚴重破壞。

拍攝低調人像,如果想減少一支燈的話,那麼只能減少陰輔光而不能減去陽輔光。在實際拍攝時,陰輔光也經常可以用反光板來代替。

拍攝時使用的主光是位置較高的側光,主光打亮了額頭、鼻翼的側面,並且在眼窩、鼻下形成了大面積的陰影。與卡什的多數作品一樣,這張照片主光使用的是未經任何柔化的硬光。

陽輔光處於人物左側的前側光位,它適當沖淡了主光留下的陰影。該照片反差比較大,陽輔光與主光的光比應為1:4。陰輔光位於人物右側的前側光的位置,它給人物面部最暗的部分和手部增添了部分細節層次。陰輔光與主光光比為1:8 或1:16。輪廓光是來自人物右後方的側逆光,它打亮了頭髮、耳部的輪廓,也給臉頰和額角增添了突出的亮色。輪廓光與主光光比為1:2。最後,由一盞與陰輔光角度接近但更高更遠的點光源,給人物帶來了突出的眼神光。

四、經典布光法的幾個注意事項

經典用光法是一套非常嚴格的法則,其中的許多的規矩很可能讓學習攝影技巧的人感覺匪夷所思;拍個照怎麼能如此「嚴緊」?儘管當下的多數人攝影是因為興趣,導致很多的攝影師及愛好者不再遵守、甚至於根本不知道還有人像攝影還有這些「規矩」的存在,但是了解它們並沒有壞處——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帶來什麼益處。
1、「天上只有一個太陽」是很多攝影老師傅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意思是布光中主光必須鮮明突出,「雙主光」之類的做法在傳統標準來看完全是胡鬧。
2、眼神光只能有一個!傳統用光對於眼神光要求非常嚴格,即使畫面整體效果看上去還不錯,但如果出現了兩點眼神光,還是會被無情地判為失敗之作。在沒有PS的時代,攝影師們只能靠小心地控制燈光的位置和在底片上小心翼翼地修版來避免多個眼神光的出現。
3、經典布光法,單燈的燈位是有嚴格限制的,正面光、前側光、側光、側逆光、逆光,再加上頂光和底光,只有這些位置是「正確」的。任何位置不正確的燈位都可能帶來多餘的陰影或光斑、在沒有數碼後期支持的時代,這些都是後期手段難於修補的。

點擊關注+分享+收藏,然後私信回復 : 學習 即可獲得攝影直播課程學習權限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GnMfG8BMH2_cNUgBlcw.html






大師郎靜山

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