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公益路」閃著光——記漣源市稅務局劉昊翀

2020-03-26   紅網婁底站

劉昊翀抽空買了油、米,給殘疾人張良紅送過去。

紅網時刻記者 李梅花 婁底報道

本是一襲「稅務藍」,又披一身「志願紅」。

關於劉昊翀的故事,先是從別人口中聽說。60多歲的褚一凡聊起這位40歲的忘年之交眼睛發光,「跟他一道,讓人活著不覺老,有價值,更快樂。」結識以來,褚一凡似乎只見劉昊翀干過一件事,那就是做公益,當志願者。

深受其影響,退休後的褚一凡,一直跟著劉昊翀進社區、上街、下鄉,到處參加助殘、助學、助老等志願服務活動,被評為婁底市最美志願者。

劉昊翀是漣源市稅務局的一名職工,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開始致力於公益事業,至今已有18年。這一路,他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許多人的世界,也觸動了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由此,越來越多如褚一凡一樣的志願者加入他的行列,劉昊翀將最初一個人的公益,發展成幾百人的志願者服務隊。

走之前,張良紅推著輪椅一直送到門口,還不停和劉昊翀聊著。

奉獻,一分光也能發熱

「哥,疫情期間成天在外跑,一定要多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電話那頭,張良紅不停叮囑劉昊翀。因防疫工作忙得抽不開身,他們兄弟已很久沒聯繫,所以一接通電話,張良紅按捺不住激動,一口氣傾訴了藏在心底的話,讓劉昊翀不禁心頭一熱。

張良紅是位殘疾人,靠著低保金和助殘金生活,還要供小孩上學,日子過得十分拮据。一次意外事故,導致他的雙腿癱瘓,自那以後,他便不願與人接近。

2016年,劉昊翀通過參加漣源市殘聯組織的關愛殘疾人活動與張良紅相識,剛開始,張良紅非常牴觸劉昊翀,不讓他背,也不和他交流。「不要怕,我背得起你,肯定不會摔到你。」為了讓張良紅放下戒備,劉昊翀多次誠懇地承諾,然後小心翼翼將張良紅背起,接著背下樓,後來背他去南嶽衡山看風景。

一趟、兩趟、三趟……背著背著,張良紅把劉昊翀當成了家人,去銀行取錢、下樓買菜、出門辦事都習慣叫他幫忙,甚至家裡的事,都會徵求他的意見,有時候,還會唱歌給他聽。「昊哥,真的是個大好人!」面對記者,張良紅大方地稱讚說,劉昊翀讓他看到了這世上的美好。

捨己為人的事跡層見迭出。在劉昊翀的結對幫扶下,安平鎮桂長村貧困戶羅改貞脫貧了,還改建了老舊房子,擴大了豬牛養殖規模,每年有了固定收入,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療;掏空口袋,資助貧苦學子,並為他們拉起一支專業的愛心團隊,架起求學橋樑;英勇救落水者;驅車趕往血站獻出血小板救人……

「劉昊翀看起來瘦小,卻很有安全感,只要有困難,他定會想盡辦法幫你。」羅改貞說,劉昊翀讓她對現在的生活充滿熱情。

疫情期間,在戰「疫」獻血車上,劉昊翀幫助伏口醫院陳醫生為其母親提供B型血源。

微光成炬,照亮一座城

志願第一線,總能看到劉昊翀活躍的身影。

早些年,他通過網絡註冊湖南省志願者,積極參與禁毒宣傳、稅法宣傳、消防宣傳、環保宣傳、扶貧助學、抗洪救災、無償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至今,已參與各類公益活動1219場次,組織策劃各類大型公益活動52場次,義務獻血8200CC。

2017年3月,劉昊翀和同伴發起創建漣源市孝親敬老志願者協會,成立當天就有會員68名。「聽說劉昊翀建了志願者團隊,很多人都響應加入。」同事梁輝說。

據統計,兩年期間,劉昊翀協會會員參加各類助老救殘公益活動52場次,參與志願服務11000多人次,把「孝親敬老」的理念與精神帶進了漣源市文明創建的洪流中。

2019年3月27日,漣源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改選,劉昊翀不負眾望,被推選為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協會發展會員300多人,每逢公益活動,都能看到穿紅馬甲、戴小紅帽的志願者穿梭於城市的街頭巷尾。

從一名青春少年到不惑之年,這條公益之路,劉昊翀走過了十八年,曾獲「湖南省最美志願者」「婁底五四青年獎章」「漣源市道德模範」等榮譽。劉昊翀說,他會繼續發揮餘熱,把公益事業和志願服務做到底,幫助更多的人擺脫困境,走向光明。

疫情期間,劉昊翀晚上還在社區值守。

逆行,疫情之下不退縮

「瘦了很多,也憔悴了。」疫情過後,許久未見劉昊翀的同事謝書天在辦公室見到他說。

大年初三開始,劉昊翀投身「抗疫衛國 平安漣源」防疫查防保系列活動,帶領漣源市青年志願者協會防疫「查防保」志願服務隊深入漣源市20個社區疫情防疫網格點配送防疫物資,至今未休。

抗疫期間,通過查防保工作了解到社區防疫物資緊缺,劉昊翀帶頭捐款捐物,累計金額1萬多元。同時,組織志願者服務隊多方聯繫物資,找人託運,送去消毒原液3000斤,口罩3000個,助力社區防控戰「疫」。

除此以外,劉昊翀還要堅守重要十字路口進行文明勸導,不停為來往群眾測量體溫,普及防疫知識。

3月18日,劉昊翀在路口執勤時,看到一小孩隻身從馬路中間飛奔而來,眼看幾秒後就是紅燈,他一個快步跑過去將小孩抱起,安全帶迴路邊。

倘若用世俗的眼光來看他,他只是個普通職工,收入一般,個子不高。可這不起眼的普通人,用自己的愛和行動,為「雷鋒精神」做了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