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曾經是東亞大陸上最大的商業化大都市。到了近現代,雖然地位有所下降,但也不乏有人對其情有獨鍾,投入巨大的精力搞市政建設,民國時期的馮玉祥將軍即位其中之一。
說起馮玉祥,許多人對其的印象可能是一個舊軍閥,曾與蔣介石、閻錫山、李宗仁在河南、山東等地進行長期混戰,造成中原一帶民眾流離失所、民生凋敝。但實際上,馮玉祥也是一個嚮往新思想,提倡民主共和,以及新時代生活的"革命者"。
當國民革命軍從廣東一路北伐時,馮玉祥也從內蒙古五原誓師,一路向南接應北伐軍。但遺憾的是,北伐戰爭打到了長江流域後,因為國共兩黨的分歧而止步。馮玉祥無奈之下,只能在開封原地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級總司令兼河南督軍。
當了河南督軍後,馮玉祥關心的就不僅是軍隊建設,還有河南的經濟建設以及開封城的發展。於是,他就採取了很多措施:
利用開封城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民族工商業。1928年,馮玉祥在開封南土街南頭西側(今一職高南、新模範商場以北夜市處)建立了國貨大商場,內外兩層,中間為圓形,一家家店鋪組成環形道路,規模空前。
開業後,商賈雲集,市民、旅客光顧者甚多,繁華異常,是中原商業界一大盛事。有人在商場大門口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民氣昭蘇商業中興",下聯"國光煥發自立自強",歌頌此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貨大商場改為模範商場。1993年在老模範商場南側鼓樓街東口路北建了十數層高的模範商場大樓,樓門口東南側,敬立了馮將軍金剛石的雕像,以資紀念。
關心市政建設。先是把開封城許多街道都改了名字,以中山、民主、自由、博愛等取代了舊有的城隍廟胡同等。隨後,馮玉祥又修建了"國民大戲院",在拆了原本的觀音堂後,就地取材興建了當時開封最大的舞台。
當時,馮玉祥將軍對於城市綠化十分看重,誰要是弄死、損傷一棵小樹,一經發現,視其情節輕重就要給予批評或處罰。當時開封還流傳著一個"順口溜"——"馮總司令在汴州,栽的小樹綠油油。誰敢毀我一棵樹,我就砍下他的頭",從側面印證了其對於城市綠化的重視程度。
然而,馮玉祥將軍帶領的軍隊在物資供應上應該是最落後的,吃不飽穿不暖的大有人在。即便如此,馮玉祥也對開封城的建設不遺餘力。甚至,開封本地還流傳著一個"馮玉祥將軍智賣鐵塔"的傳說。
當時,開封城內不是沒有富人,比如龍鳳祥的莫掌柜就是一個土財主,但卻不願意為開封出力。某日,馮玉祥去拜訪莫掌柜,對他說,我收養了一個女兒,兵荒馬亂地不好帶,雖然長得又黑又壯,但給莫家當個丫鬟還可以。莫掌柜一想,即便是馮玉祥將軍的養女,這也不吃虧,好歹也攀上了關係。於是就答應了,結果立字據的時候,馮將軍大筆一揮,要了10萬塊大洋!然後,帶著莫掌柜去領貨,到了城北,一指"鐵塔",這就是我家"黑丫頭",你中意嗎?
就這樣,馮玉祥從莫掌柜那裡弄到了10萬大洋,才有能力建設開封城!到了今天,開封鐵塔已經成為開封城的標誌,那是10萬大洋也換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