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論壇丨以新質生產力夯實經濟運行基本盤

2024-05-14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時報論壇丨以新質生產力夯實經濟運行基本盤

中國經濟時報評論員

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印證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活力足。

經濟增長「超預期」——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外貿規模「創新高」——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產業發展「加速跑」——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5.9%和33.5%,市場占有率達到36%;居民消費需求「穩步升」——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串串數據背後、一個個事實面前,折射的是中國經濟增長更健康、可持續的生動局面,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以及全球市場需求變化和中國自身比較優勢的集中展現,也有力駁斥了此前關於「中國經濟見頂」「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動能不足」等論調。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長期向好的格局,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各項政策的同向發力,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雖然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但是總體來看,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國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以及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

不可否認,當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一些風險挑戰,對此我們有清醒認識、充分準備。看國際形勢,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觀國內情況,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但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相信隨著各項政策持續落地見效,這些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逐一攻破。

中國發展面臨重大戰略機遇,那就是當前中國正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無疑成為當下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從一季度相關數據來看,新質生產力發展在一些產業、經營活動、產品上已經顯示出新成效。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質生產力是支撐中國經濟較快增長的新動能,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抉擇。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也將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從而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對世界百年變局的風雲際會、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中國正在謀劃和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方向和具體抓手,既能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也將使中國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bd4aba555fba060bde310015c23e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