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台太牛了!能夠將「鄉村振興」的綜藝做成這樣,我是真服了!

2023-03-09   莫奇愛歷史

原標題:芒果台太牛了!能夠將「鄉村振興」的綜藝做成這樣,我是真服了!

宇哥帶你讀原著,一起來看由汪涵,沈夢辰等傾情加盟的鄉村振興綜藝《雲上的小店2》。

看解析,更深入。

楔子

2021年9月,連播24年的《快本》停播。

2022年10月,開播14年的《天天向上》停播。

自此,芒果台曾經的兩檔金牌綜藝,都成為了過去式。

在《天天向上》播出的最後一期,汪涵在做總結的時候,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他講:希望喜歡《天天向上》的年輕朋友,老朋友以及未來的新朋友,都能乘著自己想像的翅膀,向著未來美好的生活去奮鬥,將奮鬥當成一種幸福。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大家都能跟著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當時看這段的時候,只是覺得汪涵講得太好了。現在回味起來,應該是汪涵提前有所了解,才會這樣有感而發。

《快本》停播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何炅的去向都是謎團。

當時坊間有傳言,何炅會放棄主持,專心演話劇。

直到《你好,星期六》開播,看到何炅出現在台上,這個謎團才算是解開了。

那麼,《天天向上》停播後,汪涵又會做什麼呢?

與何炅的情況不同,汪涵一刻沒停地在芒果台發光發熱。

因為早在2015年《我是歌手》的決賽現場,面對孫楠突然要退賽時,汪涵就直言:自21歲進入芒果台,身上就打下了芒果台的烙印。

汪涵的烙印

對於汪涵的這個烙印,如果要選一檔他主持的綜藝來落地的話。

我認為不是《火星情報局》,也不是《天天向上》,而是現在正熱播的《雲上的小店》。

2021年10月,《雲上的小店》第一季剛播出的時候,我以為就跟《嚮往的生活》差不多。

無非就是汪涵帶著幾個固定嘉賓,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期間再來些飛行嘉賓,一起享受生活,順便推介這個地方。

然而,當我繼續一期又一期地追下去之後,發現這檔綜藝很不簡單,真是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綜藝。

汪涵和他的小夥伴們在小河鄉那個地方,從開小店開始,到推介農民畫,推銷農產品,搞旅遊,再到募資修天文台,成立教育基金。

的的確確做了許多的實事:有短期見效的,也有可持續發展的。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在那裡創下的基業,會不會因為節目錄製完畢,隨著他們的離開,就荒廢了呢?

汪涵再次回到小河鄉

一年後,《雲上的小店》第二季開播,我驚喜地看到汪涵帶著新一季的團隊,再次回到了小河鄉。

隨著畫面的轉換,我那個問題的答案,也浮出了水面。

「天文台」還在,成為了小河鄉必打卡的網紅點,孩子們仰望星空的樂園。

「雲上的小店」也還在,經營額最高的一天高達14000元。

汪涵聽到這個數據時,都嚇壞了。這營收比起當時他們經營小店的時候,翻了不知多少倍。

伴隨著「雲上的小店」走紅,還順便帶動了周邊食品以及旅遊產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小店重點扶持的「畫室」,已經成為了繪畫體驗基地,源源不斷的訂單,也讓更多的村民拿起了筆,就近就業。

當然,還有由汪涵發起的,由沈夢辰等捐助」的教育基金,也在這片土地,為孩子們的未來添

磚加瓦。

濃濃的人情味

看到小河鄉近一年的變化,「雲上的小店」的小夥伴們都非常欣慰。

再次進入小店,汪涵立刻進入了店長的狀態,開始跟新隊員有徐志勝,大鎖,王勉介紹店裡的情況。

特別是那張按著全村人手印的「榮譽村民」證書,更是對他們過去一年現的肯定。

緊跟著,老支書的到來,讓汪涵喜出望外。

老支書在與汪涵擁抱的同時,還惦記著楊迪,對於楊迪沒來,很是遺憾。

還有吉阿婆過來的時候,汪涵的一句:我到處找你。吉阿婆的一句:要酸菜辣椒不?直接讓我破防了。

這樣家常的畫面,哪裡是在做綜藝,這分明就是真正的親人間的:久別重逢。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現在《雲上的小店》在小河鄉開了一個好頭。

在離開小河鄉,去往這一季真正的目的地平江伍市鎮之前,他們在天文台開了一個會,確定了新一季小店成員們的分工與發展方向。

《雲上的小店》再出發

伍市鎮與小河鄉雖然都在鄉村振興的範疇之內,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業態。

在小河鄉,汪涵和小夥伴們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農民。

到了伍市鎮,他們服務的群體就變成了在伍市鎮產業園區工作的人們。

不得不說:《雲上的小店》第二季選擇伍市鎮這個地方,真的是主動跳出了舒適圈。

這樣巨大的差異,既是挑戰,也是《雲上的小店》這檔綜藝的意義所在。

鄉村振興,不光只在原生態的村裡,還在人口聚集的鎮上。

到了伍市鎮,汪涵根據小夥伴們所選的項目不同,將他們分成了三個組。

沈夢辰和徐志勝開了個奶茶鋪,兼賣各類中西式餐點。

張含韻,王勉,小汪專賣鮮花。汪涵和吳澤林,大鎖,擺的是麵攤。

看了他們的第一次試營業,必須點贊:他們真的是找到了自己各自的長處。

張含韻配的花很好看,沈夢辰絕對是開鋪的好手,奶茶也做得名聲在外。

汪涵和吳澤林的廚藝,那更是一絕:炒起菜來,那小鍋翻得之漂亮,讓我始料未及。

「小店」變身綜合體

《雲上的小店》的小夥伴們,經歷了練攤的磨練之後,就進駐了正式的店面。

這個店,比起第一季的那個「小賣部」來說,那絕對是一個「商業綜合體」。

第一季去過小河鄉的嘉賓張繼科,蔡國慶等老朋友,再來第二季,看到現在的「小店」時,都驚呆了!

在這個巨大的「小店」內,三組搭檔依舊操著舊業。

賣面的賣面,賣花的賣花,賣奶茶的賣奶茶。

要論生意而言,很明顯:賣花的比不上賣面的,賣面的遠遠不如賣奶茶的。究其原因,還是這裡的顧客以年青人為主。

不過,汪涵他們來這裡,肯定不只是開個小店這樣簡單,他們還需要為這裡做更多的事情。

第三期的有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有一個小伙子在當地管委會工作,他在買面時,向汪涵坦露:對於自己日復一日的工作,感到了厭倦。其實就這個工作而言,他也才幹幾個月。

汪涵認為:要辭職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是好事。但如果你連經濟獨立都沒有,還要伸手向家裡人要支援,那就一定要尊重家裡人的意見。

小伙子想要去拍紀錄片,汪涵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就利用當地資源,拍攝本地的風土人情,完全不需要跑到外地去。

對此,我相當認可。

「雲上的小店」交友會

「雲上的小店」的小夥伴們為了更好地服務好當地居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結果令所有人都感到吃驚:想要增加圖書館的人數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現在鄉鎮工廠青年,其實最需要的是:一個安靜,可以提供思考的空間。

除了圖書館之外,對於年青人而言,有一個交友的場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說:成家,立業,平天下。能夠讓青年人長期在一個地方紮根,必須要幫助他們先成家。

汪涵和他的小夥伴們,就非常敏銳地抓到了這一點。

沈夢辰在做活動時有一句說得特別符合當時的意境:夕陽無限好,戀愛要趁早。

到了相親環節,看到一對曾經的小學同班同學,在多年之後,再次相聚,並且相親成功,真的是太感動了。

就連汪涵都激動得跳了起來,這種真實感,真不是那種相親節目能比的。

汪涵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當然,《雲上的小店》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在解決當下痛點的同時,娛樂也是要保證的。

這時,汪涵的作用,就被他的小夥伴們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譬如第二季開頭的時候,汪涵他們回到小河鄉的小店,鄉親們擺了一大桌各式菜肴。

沈夢辰,徐志勝等人就提議大家來做個小遊戲:看待會回來的汪涵,先夾哪道菜?

結果是徐志勝猜對了,汪涵最先吃的是豆腐。

在最新的一期,這個遊戲更是達到了高潮。又是徐志勝提議,誰和回來的汪涵說話,就發紅包。

汪涵一回到小店,就發現不對,因為所有人非但沒有主動給他打招呼,還繞著他走。

看到這個情況,汪涵立刻就猜到了:這應該是小夥伴們在打賭,不能跟他說話。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汪涵開始了打感情牌。

雖然汪涵是在假意傷心哭泣,但他說的話,卻是字字都扎到了沈夢辰的心裡。

沈夢辰終是沒能抵抗住汪涵的感情牌,直接大喊了一聲:這就是我的「父親」,主動認輸了。

到頭來,也只有吃了三碗面的徐志勝,堅持到了最後。

尾聲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雲上的小店》給了我太多的驚喜。

事實證明:汪涵除了在演播廳主持遊刃有餘之外,到了戶外更是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魅力。

最後希望芒果台能夠將這檔綜藝繼續做下去,直到第N季。

宇哥帶你讀原著,感謝你的閱讀。

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我,下回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