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到底該不該征,該如何征?中國古代給出了一些辦法

2022-03-27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房產稅」到底該不該征,該如何征?中國古代給出了一些辦法

其實,房產稅並非現代概念,古人也得就其房產納稅,最早可見於周朝。

在《禮記·王制》中就有一段描述:「廛,市物邸舍,稅其舍而不稅物。」意思就是:如果租房了,那營業稅就不必繳納了。這個和後來的房產稅,還是有較大差異的。

到了漢武帝時期,對這個房產稅開始有了清晰的輪廓,但是,並沒有單獨列出,而是和其它資產合在一塊計稅。當時,為了解決戰爭經費,皇帝決定:所有「有資產的人」,不論是否有「市籍」,必須向官府實報自己的資產,這其中,就包括房產。

按照當時的「算緡令」,折算下來,稅率大抵是今天的12%。一緡為一千錢,二緡就要「抽取」一算,即:兩百文。而一般的小手工業者,則是四緡抽取一算。當然,這個法令執行的很不理想,沒有人願意多出錢。於是,皇帝就下了狠招,出台了「告緡令」。

既然大家不願意主動說出「實情」,那麼,就通過「告發」的方式,讓所有的資產都「曝光」,告發者有厚賞。其實,這個法令有利有弊,國庫雖然充實了,可是,大家的資產卻在一夜之間似乎都一致了。此外,因其助長了道德上的某些不良風氣,大家便都不存錢了。

到了東晉時期,就出現了「契稅」。在當時有規定:包含房屋在內的交易,都必須簽立「契約文券」,官府會依照標註的金額收取4%。其中,賣房是3%,買房只需要繳納1%。如果,「逃稅」的話,也就是不立「文契」,一旦被發現,一樣要繳納4%的稅。

從此規定可以看出,「房產稅」和「交易稅」依舊在一起。到了唐朝時期,房產稅終於作為了獨立稅種出現了,當時,稱作「間架稅」,出現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按照房屋的好壞等級徵稅。這個以房屋來徵稅,同樣也是為了解決軍費問題,根據等級分別為稅錢2000千,1000千和500。

那時候,征的稅則是長安城內居民自己的房屋。如果,發現瞞報,少報一間,杖60下,告發者賞50緡。不過,此舉卻遭到了大家的強烈抵制,不到一年便停止了。而交易稅在當時已被另設為「除陌錢」,每緡繳納50錢,物物交換時,要摺合成時價按照同樣稅率繳納。同樣,若有隱瞞,杖60下,罰200錢。

進入宋代,房產稅制又有了改革。房屋交易,要繳納「印契稅」,稅率4%。一旦繳稅後,官府會在契約上蓋章,證明其合法性。而且,還對偷稅有了嚴格規定,在這份契約簽訂的2個月內,必須完稅,否則,就按偷稅論罪。

到了南宋更嚴格,房產都要估值納稅,還發明了「戶貼」。當時,這個「戶貼」就貼在門上,方便核查。後來的方法更簡單,根據好壞分出等級,繳納的數額從1000到30000不等。在宋孝宗上位後,給岳飛平了反。於是,其孫子岳甫上書朝廷,要求返還當年抄家沒收的資產。

這裡有份清單:「田七頃八十八畝一角一步,地十一頃九十六畝三角,水磨五所,房廊、草、瓦屋四百九十八間。」記住,不要以現在的價格去衡量。這些田宅都是購置在江西的江州,在當時,這裡就是一個偏僻之地。此外,岳飛購置這些資產,並非自家用,而是用來安置從老家河南湯陰來投靠他的宗親和老鄉,且自己家人及僕役居住所用的僅是其中的38間。

到了元、明兩代,基本沿襲了宋代的做法。

朱元璋很是體恤生意人,特意建了不少房屋,供他們存放貨物,徵稅1/30,類似於周朝的做法。除了這種「塌房稅」,明朝還一度對臨街的店面徵收過「門面稅」。

而到了清朝,房產稅種類就繁多了。

買賣典押房產都要徵收買家的契稅,根據交易數額每兩徵收稅銀3分,這個稅制一直用到了清末。康熙年間,由於平定三藩之亂,又臨時開徵了房產稅。只要有房者都要徵稅,特殊情況者免稅一間。當然,地方上還有各自的規定,一直到乾隆年間才取消。

到了民國,就是「房捐」。其稅率,民國前期內陸城市按照房屋的間數計稅,沿海城市則是按照理論房租的百分比來繳納。到了民國後期,都採用了理論房租的比例徵稅,從2%到16%不等。而且,所有的房屋都得算在內,每三個月就得去警察局繳稅。

當然,也會有特別貧窮者,房子自住,或者房屋真的很簡陋。對此,他們需要打報告,在政府核實後,才能核免。曾經,魯迅先生就算過一筆帳,如果,租房帶個小院子,可以種種竹籬、菊什麼的,不加上水電,一個月需要開銷114兩,折159.6元,房租是100兩,「房捐」是14兩。

其實,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稅收都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而房產稅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目的是為了保證當時的財政需求,使國家能夠順利運轉。到了2010年7月22日,在財政部舉行的地方稅改革研討會上,相關人士表示:房產稅試點將於2012年開始推行。

但是,鑒於全國推行難度較大,試點將從個別城市開始,但至今,對於房產稅該不該征,該如何讓征,民間的爭議依舊很大。

參考資料:

【《史記·貨殖列傳》、《漢書·食貨志》、《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7fb3c21303cce8fefbb6e83920dc7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