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變推動高質發展,網絡視聽「逆風飛揚」有哪些關鍵點?

2023-04-01   影視前哨

原標題:求新求變推動高質發展,網絡視聽「逆風飛揚」有哪些關鍵點?

導讀:當精品創作成為基石,當行業合作成為常態,新高峰還會遠嗎?

文|黎河

「網絡視聽網民使用率為97.4%,同比增長1.4個百分點,保持了在高位的穩定增長。」

《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中的這句話為市場留下伏筆與想像。因為這代表的不僅是用戶規模的增長,更是市場規模、產業結構和媒介生態優化的新機會。

隨著網絡視聽全行業發展湧現出量質並進的發展態勢,網絡視聽新業態生機勃發,各類新產品和新創作也百花齊放。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尋找「新征程,再出發」的最優路徑,各大網絡視聽平台也紛紛從自己的視角提出「新方案」。

四個特點為轉型升級「造血」,

高質量內容依然是基礎

作為網絡視聽重要組成部分的長視頻能做什麼?

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開幕式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總結了網絡視聽行業呈現的四個發展特點:第一,網絡視聽平台成為主旋律宣傳的新高地;第二,網絡視聽行業成為高品質文藝創作的生力軍;第三,網絡視聽行業成為科技創新應用的新前沿;第四,網絡視聽行業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

這四點思考,不僅囊括了網絡視聽發展的主流議題,更描述了一個具有驅動力的「飛輪裝置」。網絡視聽內容受到的關注越多和產生的影響越大,平台便越能在主旋律宣傳、文藝創作、科技創新和跨文化傳播等領域有所作為,也能讓整個行業找到優結構、提質量、增效能,轉型升級的機會,自身造血功能不斷增強。

愛奇藝創始人、CEO 龔宇

今年2月公布的愛奇藝2022Q4及全年財報顯示,平台首次實現了全年運營盈利,會員數量達到1.2億。隨之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發布的《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也提到:「長視頻的競爭重點將由內容數量轉變為內容質量。高質量的、帶有更多思想的影視內容,一定是用戶視頻消費升級的長期目標。」這是一家平台盈利的秘密,更是整個行業轉向的風向標。

得益於原創內容策略的長期堅守,近年來愛奇藝打造的《理想之城》《叛逆者》《對手》《人世間》《風吹半夏》《狂飆》等諸多優秀作品,為觀眾提供了有溫度、高品質的精神食糧;更重要的是,內容、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讓愛奇藝的實踐和思考更能生成系統啟示。「穩定優質內容供給——驅動會員增長和成本效率優化——帶動盈利提升——產出更多優質內容」的飛輪效應得到進一步驗證。

能夠看到,平台不斷引導創作者從當代中國的現實土壤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投身網絡視聽精品內容的創作生產,深刻反映時代歷史巨變,描繪時代精神圖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馮勝勇認為,「網絡視聽行業邁入新征程,網絡視聽文藝創作要繼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更多增強人民力量的優秀作品;要堅持守正創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向創新要質量;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網絡視聽新表達講好中國故事。」

在全行業踔厲奮進、開拓創新的拼搏中,網絡視聽正在深刻融入新發展格局。在這背景下的愛奇藝也通過豐富的創作手段,融合多樣的傳播渠道,探索講好中國故事、建設網絡視聽高地的有效路徑。

劇集綜藝創新創優,

三個關鍵因素讓「奇蹟」成為常態

為什麼2022年會被龔宇稱作破局之年和奇蹟之年?

在開幕式上,龔宇同時談到網絡視聽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性因素:一是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新高峰;二是科技創新應用成為共識,影視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三是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成熟穩定,新業態不斷湧現。當這些因素作為行業運轉的齒輪緊扣在一起,並且助力飛輪加速度轉起來,「奇蹟」才看得更加鮮明。

整個網絡視聽行業中,網絡劇、網絡綜藝逐漸轉向精耕細作,內容形態日益豐富多元,內容生產更加細分化、規範化、品質化,它們在導向性、藝術性、社會反響和市場認可度方面都實現較大突破。

在愛奇藝主辦的「網際網路影視逆風飛揚」精品創作高峰論壇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瀟表示,平台將以「廣告、發行+會員+雲影院」及更多商業模式解鎖平台變現新格局;以智能生產賦能內容製作,推動影視工業化進程;以匠心專業的態度攜手藝術家進行文藝創作,共同推動網絡視聽行業及影視市場的繁榮發展。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 陳瀟

正是在商業模式、科技創新和專業合作上的探索,愛奇藝的內容才更加有底氣。在劇集上,愛奇藝多元表達、關注現實、創新內容,不僅《風吹半夏》《狂飆》《平原上的摩西》《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等劇口碑出圈,成為風格化創作與大眾化表達、時代性與煙火氣結合的佳作,類型劇、迷你劇、短劇、IP鏈路開發等多種網生內容的新形態也賦能更豐富的創作生態。

在論壇上,《風吹半夏》的導演毛溦坦言,「現實題材作品的成功,不僅依靠優秀的創作團隊,也要求著創作者做劇本時要相信故事的力量,把握講故事的視角,嘗試站在當下的歷史時期,去跟那個時期拼搏過來的人和解,思考它產生的社會影響,並著手向年輕人講好這個他們可能沒有認知的年代故事」;對於《平原上的摩西》創新了迷你劇的網生內容新形態,愛奇藝高級總監、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表示,「我們是非常幸運的,這種『幸運』來源於小環境和大時代。在愛奇藝各個部門大力支持我們的『小環境』中,讓我們能清楚作品與觀眾的連接點,讓《平原上的摩西》在迷霧劇場的加持下有更大的開角;而在網際網路內容與技術高速發展的『大時代』下,閱讀場景的豐富也將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恆星引力傳媒創始人、CEO 王一栩也從IP開發上分享道,「看重IP的價值觀、滿足用戶訴求是做IP的初心和共識,未來我們將和行業夥伴共同培養IP業態,滿足用戶對IP的喜愛,為他們創造價值。」當平台與創作者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且更加信任,百花齊放的創作空間才能讓網絡視聽朝著更加繁榮的方向發展。

在綜藝上,創新表達也凸顯不同垂類細分賽道的價值和魅力,《種地吧》《我們民謠2022》《元音大冒險》等作品挖掘社會主流價值和當代生活的契合點,通過新技術、新創意和新方向推動綜藝價值的回歸,題材多樣、情緒共振、價值共鳴及喜好兼顧的多元IP品類,能夠滿足不同觀眾對內容的多元需求。

正因為這樣,綜藝逐漸成為一種引導,在當下的生活中既能成為大家生活原動力的加持,又能開拓對世界新的認知。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操盤了多款爆熱綜藝,他總結道,綜藝價值的回歸需要在內容模式、商業模式和科技賦能三方面進行創新。同時他認為,綜藝節目創作的底層邏輯都是以作品為切口關照時代情緒、社會情緒;要通過對用戶行為的深度觀察了解他們背後的社會思潮,找到年輕人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再進行文藝思考與創作,以此攀登上新高峰實現內容突破。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 陳偉

當《種地吧》改變了很多年輕人對於中國農村和農業的看法,當《我們民謠2022》讓更多人在小眾的音樂題材中感受到情感撫慰,當《元音大冒險》在虛實之間給觀眾帶來歡樂、勇氣與共鳴,多元品類全面覆蓋不同群體的喜好、審美、生活方式,真正讓綜藝的多元價值走向大眾流行。正如魚子醬傳媒科技聯合創始人、VP陳剛所說,「我們將以更快的速度與節奏,跟上受眾的信息獲取方式,跟上平台的戰略需要、跟上市場與大眾需求,給綜藝節目帶來更深遠的命題與立意。」

鑿開突破口繁榮文化,

「槓桿效應」正在轉換行業動力

隨著《狂飆》成為開年現象級劇集,不僅在播出期間打破愛奇藝多項紀錄,更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狂飆熱議時刻」,獲得主流媒體點贊好評。多元化、精品化的創作很快便能得到市場反饋,從而形成創作的良性循環。

再把視野從第一季度拉到最近一年,不管是高品質創作,還是高質量增長,都成為一種常態。

一方面,不同題材劇集,包括年代劇《人世間》《風吹半夏》,刑偵劇《警察榮譽》《獵罪圖鑑》《罰罪》,古裝劇《蒼蘭訣》《卿卿日常》等都取得了亮眼成績。另一方面,2022年12月的會員觀看時長較同年1月增長了66%,正是愛奇藝尊重創作規律,在團隊的專業性和平台創新力的加持下,源源不斷的好內容最終才能留存下用戶。

為什麼網絡視聽能迎來系統性的「狂飆」?究其原因,一大趨勢就是對於以往創作既有規則的打破和重塑,這些作品無疑不突破了已有的創作局限,以新的視角、新的思維、新的觀念來指導影視創作的實踐,這種敢於打破陳規的方式,為行業的發展鑿開了突破口。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國際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磊認為,要發掘網際網路技術基因的可能性,從而讓想像力、創造力、敘事能力和市場轉化力以「槓桿效應」獲得更大啟發,為網絡視聽作品注入更多動力。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國際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磊

從劇集到綜藝,雖然作品題材、類型各異,但都同樣指向創作者對時代精神的把握和網絡視聽行業內容品質的提升。隨著網絡視聽產業的發展成熟,以及頭部視頻平台的健康引導,越來越多的多元創新的優質作品走向觀眾,這體現著愛奇藝作為頭部視聽平台的責任擔當,也激勵著更多從業者發揮對於社會精神文化的豐富與引領作用。

當愛奇藝劇綜的影響力不斷擴散,內容崛起與破圈背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行業創作趨勢的轉向與新發展。構建健康積極的行業秩序,開拓劇綜內容的新業態、新格局,以愛奇藝為代表的新主流力量,已經駛入了快車道。當一批優秀內容的出現進一步拉高行業天花板,關注自身能力的升級換代成為本能。未來,更多平台和從業者也會以內容創新為基準,以合作開放的姿態聯結更多夥伴,推動網絡視聽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