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無理取鬧,有多少是你無理在先?

2020-04-10     T雲軒

  每個周一,80的我是和自己較勁和家人、社會較勁的周一。從睡夢的朦朧中中起床,眯著眼睛邊刷牙邊把昨夜準備的檔案一股腦的裝進包內,妻子正對著鏡子細緻的化妝,呵!女人即使結婚了還是延續著愛美的優良「傳統」。我的兒子-譚豆豆,周末放養的餘味還沒退卻,坐在地方不亦樂乎的玩著周末爺爺給買的奧特曼玩具。小孩子不管睡多晚,早上總是精力充沛的,我突然那麼真真切切的感覺自己已步入中年階段,哎!歲月不饒過誰啊。

  「爸爸,爸爸,你能陪我玩會奧特曼大戰小怪獸嗎?」我正準備上班,豆豆舉著手裡的玩具無比期待的看著我。

  「爸爸上班快遲到了,等你爸爸下班回來再陪你玩。」妻子很體貼的幫我解圍。

  豆豆臉上一下彤雲密布,淚珠像斷了的線啪啪直掉。「我就想爸爸陪我玩會,就一會……」令人頭疼的周一從此刻開始了:「小孩子帶著周末的狂野周一不願意上班、上周工作業績小組不達標要頂雷、路上堵車開會遲到等。」每個周一家裡、公司總會大大小小的出現一些狀況。

  對於豆豆一大早的無理取鬧,妻子放下手中的梳子,就要去找嚇唬豆豆的利器-雞毛撣子。

  就在那麼一瞬間我想起了昨天晚上,為了趕文案的進度忙到很晚,豆豆進來好幾回叫我陪他玩,我都來不及抬頭看他,「爸爸忙完這點點就和你玩」。他都是很乖的答應著,然後小心翼翼的輕輕關上書房的門。過會再來問一次,每次帶著失望離開,直到滿懷委屈的被妻子抱去睡覺。今天早上情緒上的爆發,可能就是昨天晚上被我一再拒絕慢慢積聚的吧。

  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突然感覺很是愧疚,每天忙著工作賺錢,想給他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忽視了他成長上一些我們認為的「小情緒」。放下手裡的皮包,我一把抱住豆豆,揮著手讓妻子去洗漱,表示我能解決。

  「豆豆,你要爸爸陪你玩玩具,爸爸總是拒絕你,你覺得很委屈對不對?」

  豆豆哽咽的點著頭,希冀的看著我,又看著手裡的奧特曼和那個孤零零擺在地上的怪獸。

  其實我和兒子都是奧特曼系列的忠實粉絲,我也經常和他一起看奧特曼動漫、電影,甚至我的書房還有我們爺倆一個奧特曼玩具、手辦的專櫃。


  「那爸爸定個鬧鈴,陪你玩會,等鬧鈴響了,爸爸就去上班了,豆豆也去洗漱好嗎?」

  「好!」掙脫我的懷抱,他滿心歡喜的撿起地上的「小怪獸」遞給我,他都來不及擦掉眼角的余淚,這幾分鐘對於他好似分外的珍貴。

  拿著兒子遞過來的小怪獸,我很快的進入到了角色扮演中,依稀的記得兒時的自己如果能按時完成作業、考試考一個好的成績,我的父親也會陪我遊戲作為獎勵。跟兒子一起玩遊戲的時刻,也是我最放鬆的時刻,忘記了生活瑣碎的煩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

  沒玩一會兒,鬧鈴就開始響起來。我放下手裡的玩具,小心翼翼的和他商量:「豆豆,爸爸真的要去上班了,你自己玩可以嗎?」

  「好!」雖然眼睛裡還有些意猶未盡,但他還是爽快的說「可以的,爸爸你去上班吧!」。

  豆豆很禮貌的放下手裡的玩具,安安靜靜的把我送到了門口,揮著手說:「爸爸,再見,早點回來!」。

  在公司的路上,我突然有些許的感動,善良的孩子在晚上試探了好幾次,聚集了一晚上的情緒才捨得向我發脾氣。而我只陪他玩短短的幾分鐘,就選擇了原諒我。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輕易就給孩子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籤,但是有多少的無理取鬧是他們長久集聚下來的「小情緒」,又有多少是你們所認為的「任性、自私」呢?這,足以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深深反思!

  在我們社交活動中,有多少你堅持的真理和原則被外人看作是無理取鬧,你可以向上司,向好友,向妻子傾訴。但你要記得,你的孩子最信任的只有你,請不要辜負了他對你的溫柔和善良。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生活中孩子的一些「無理取鬧」呢?

  1、轉移注意力:孩子無理取鬧,這時候我們首先需要自己冷靜下來,不要一味的責罵或者討好,可以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拿個他喜歡的玩具和書;例如問些有趣的問題;例如學他哭和他鬧著玩,只要注意力分散了就好辦了,孩子很快就會忘了無理的要求了。

  2、冷處理:很多孩子表演欲很強,他們往往一邊哭鬧一邊觀察大人的表情和動作,這時候的孩子哭鬧不見得真的哭鬧,如果大人緊張的哄他,他會來勁的,哭鬧的更厲害,直到達到目的。如果我們對於他的哭鬧無所謂,不理不睬的,那麼他哭鬧一會就不哭了,因為沒有作用,所以就沒有表演的慾望了。

  3、傾聽:孩子的鬧的時候總有一個緣由,這個時候的我們不要端著長輩的架子,也不要一副討好的態度,我們應該和孩子作為朋友來相處,真誠的聽聽他們的想法,孩子也是如此,他們需要被尊重。我們可以教孩子換位思考,如果他來做大人,我們做哭鬧的孩子,大家都不開心,有的是吵吵鬧鬧,問他喜歡嗎,答案很顯而易見的。當然,孩子不會因為教育一次就能改正壞脾氣,這樣的過程可能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我們作為大人需要堅持。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父母在糾正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時,一定要堅持說理,既要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又要讓他知道「為什麼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恆的行為準則,作為孩子評價、判斷自己行為的依據,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讓孩子了解行為準則的意義,他才會心悅誠服地遵守和執行,並自覺地去控制自己不符合規範的行為。而父母簡單的訓斥與體罰是不能起到真正教育孩子的作用的。

  結語:很有幸我有那麼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我和妻子作為他人生路上的第一導師,也作為他強力的後盾,我們更加應該積極、努力的去成長。我們要做更好自己,他才能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他。

  ——————————

  雲軒 2017/7/1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eIiXEBnkjnB-0zfM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