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製藥史上一大悲劇,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就消失了

2023-12-12     一畫書畫

原標題:我國製藥史上一大悲劇,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就消失了

"日夜事醫藥,對食不能舉,況複議杯酌。」 這是一句古代名醫孫思邈的名言,強調醫學的崇高使命。如今,我國的婦科和兒科醫學水平已經顯著提高,這離不開古代藥王孫思邈奠定的基礎和他在醫學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疾病總是影響著人們平靜的生活,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疾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治癒。病人在生病時更能夠體會到醫生的重要性,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投身於疾病防治的研究,希望通過預防藥物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

然而,在我國製藥史上,曾經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昔日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銷聲匿跡?提到寶塔糖,許多人或許會感到非常熟悉。在童年時期,家長或老師常常會為我們發放寶塔糖,以達到祛除蛔蟲的功效。寶塔糖看似是一顆普通的糖果,實際上卻是一種藥品,通過外觀的糖衣掩蓋,讓孩子在服用時不會產生本能的抗拒心理。

寶塔糖,看似簡單,實際上為我國人民解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幫助人們保持身體的健康。然而,寶塔糖似乎已經徹底地從人們的世界中消失了。那麼,寶塔糖究竟為何銷聲匿跡呢?

建國初期,寶塔糖應運而生,由於當時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相對較低,食品尚難保證無污染,且許多人缺乏殺菌的意識,導致傳染病在人體間蔓延。其中,蛔蟲病成為困擾人們生活的一大問題。蛔蟲病,即人體內寄生蛔蟲,對腸胃和消化系統造成巨大影響,吸收人體營養,治療難度大,導致大量人口營養不良,甚至影響整體身高。

在這個背景下,寶塔糖的出現成為我國解決蛔蟲病難題的一大創舉。當時,我國與蘇聯關係良好,蘇聯派專家協助我國研究治療蛔蟲病的方法。通過深入研究蛔蒿,兩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夠麻痹蛔蟲的成分。這種成分能夠使蛔蟲不再吸附在人體腸壁上,從而減輕對人體的危害。最終,通過對蛔蒿的深入研究和實驗,寶塔糖誕生了。

然而,寶塔糖的研製並非一帆風順。它的主要原料蛔蒿並非我國本土產物,如果一直依賴進口,將是巨大的財政負擔,而且進口數量無法滿足我國龐大的人口需求。因此,我國開始自主研發蛔蒿的種植技術,解決了供應不足的問題。

隨著我國掌握了這一技術,寶塔糖的生產數量大幅提升,導致寶塔糖出現了供過於求的情況。為了促銷,不少商家被迫降低寶塔糖的價格。寶塔糖變得更加經濟實惠,許多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甚至有孩子將其當作零食食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治療蛔蟲病的新型驅蟲藥相繼問世,寶塔糖的需求逐漸減少。這個在我們童年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寶塔糖也慢慢地銷聲匿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378b2acf87d04d9463993ca763c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