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文 許俊揚
二十世紀上半葉,很多學人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在詩詞書畫方面也造詣尤深。其中,于飛暗(1899—1959)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讀《吾國之色》,能看出一代名家在藝術方面的建樹和卓識。
于非闇是現代著名工筆花鳥畫大師,與陳之佛齊名,畫壇號稱「南陳北於」。他早年教書為業,後進入報界,主持多種報紙副刊欄目,並撰寫百餘萬字隨筆雜談。他曾經在故宮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室、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等機構任職。1949年後歷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等。《吾國之色》一書,根據文章發表時間先後,編為金石書畫、負暄續錄、顏料淘治三部分。該書是他自己學畫、創作經歷和心得,一篇篇文章兼具理論性、普及性和實用性。
本書《吾國之色》之名,取自書中的同名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于非闇用簡約的文字,梳理了中國繪畫自遠古以來對待色彩的態度。中國自有繪畫以來,就重視色彩的使用。黑色在西畫里是邊緣之色,但是在中國傳統書畫體系中,黑色極為重要。在錫管裝顏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畫家一直都用自製顏料。如果對自然界的礦物植物一竅不通,想自製出理想效果的顏料是無法想像的。故一些大名鼎鼎的畫家,自製顏料也成為獨門絕活,每個畫家製作的顏料各不相同,直接用於畫作之中,其畫風也各有千秋。長期以來,畫家和文人對於顏料的製法,少用文字記錄,但是于非闇卻認真梳理中國古代顏料的製作方法,由此成為中國畫顏料製作的傑出代表。
于非闇在中國書畫方面有深厚的造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他已經有很大的知名度,不少人經常向他請教學習書畫的秘訣。在本書《為初學書畫答某讀者》一文中,他對於如何學習書法提出了看法。其實古往今來,很多初學書法之人,都在追問一個問題:學書何以是正途?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書法家學書之路各不相同,對文化和書法的理解和認知也不相同。他認為,學書要從唐人入手。唐人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不要學,要從褚遂良學起,理由是他的字有法度,可以上窺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下啟元明。隨後,要寫小楷,小楷從王羲之的《樂毅論》學起,由《樂毅論》而《黃庭經》,轉而學《曹娥碑》。無論學書哪個階段,小楷不能間斷。在掌握楷書書寫技巧之後,要學漢隸,漢隸從《禮器碑》入手。在談及臨寫王羲之《蘭亭序》時,于非闇的觀點是:由於該帖真跡難尋,現在的《蘭亭序》都是唐宋人仿寫。學習行草,臨《聖教序》是不錯的選擇。現在一些人談及如何學習書法,網上的觀點五花八門,有的甚至說三個月正確的練習就可以讓書法「登堂入室」,這全然是誤導和忽悠,學書路漫漫,沒有捷徑可登。
于非闇筆下的花鳥畫自成特色,他捨去了明代院體工筆花鳥畫的纖細,表現出兩宋時期工筆花鳥畫精緻嚴謹、華貴典雅的特色,從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注重在寫生中的獨特感受,並且與他的瘦金體題款相結合,畫面韻味無窮。他所繪題材以禽鳥、花竹、草蟲、蔬果等為主,他通過描繪一些自然中常見的物象抒發情感,表現對自然美的喜愛。「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在於非暗的工筆花鳥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可謂將「富貴」與「野趣」融為一體,打開了雅俗共賞的大門。
中國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和繪畫緊密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文人畫」,更是強調書畫的緊密關係。那麼何為「文人畫」?一直以來沒有標準答案。于非闇認為,「文人畫」是「有學識思想的人,經一定訓練和陶冶,不用文字,或兼用文字,以寫出其思想、意志、品性,目的是使人們見了其作品,不覺要欣然地賞識而同情,兼可以認識作者的胸臆和品格」。中國歷史上,對於習畫之方法,留下了不少畫傳、畫譜、文集等等。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畫家自述心得,不是金科玉律,非牢不可破。作為習畫之人,不能一股腦地全盤接受各種畫論,要在傳承中拓新,要畫屬於自己的畫。
學習中國畫,在於非暗看來,重要的是加強修養和練習。而修養,就是「一個人的學識、經驗、閱歷。人的學識少,畫作就會顯得甜俗。」學習中國畫,要格外注重提升修養。如何讓修養提升呢?筆者認為,主要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是提升道德境界。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需要終身修煉,道德境界高了,那畫作的品位不會太差。現在有些畫家全然是為了展覽、獲獎和賣好價錢而畫畫,在名利的驅逐下,創作不可避免地偏離藝術的初心。心正之人,作品當中必然充盈著正氣和正能量。其次是夯實文化底蘊。畫作表達的主題和內容,折射出畫家的文化儲備。現在有些畫家,自以為只要有高明的表現技法,作品就能橫行天下。其實,真正支撐一個畫家創作走向遠方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最後是擁抱生活。畫家需要走出畫室,到生活中去,到自然中去,在氣象萬千的人間煙火中尋找靈感、挖掘素材。閉門造車式的創作不可能湧現出震撼人心、口口相傳的好作品。
《吾國之色》中收錄的文章,集中展示了于非闇對中國書畫藝術的整體看法,文章談古論今,或長或短,半文半白,雋永優美,彰顯學識和智識。總體上看,此書顯示出老一輩學人為學為文之嚴謹,儘管書中文章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前,但是至今閃耀著藝術思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