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馬O克居然也開始「搞」教育!?

2023-09-30     桃桃喜

原標題:首付馬O克居然也開始「搞」教育!?

馬斯克「搞」教育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求真小道哦,之前明光老師剛講完首富馬斯克的命盤,緊接著就又刷到了他的新聞,大數據真的很厲害!我這種傳統的思維都跟不上時代了要。

這個新聞是關於馬斯克的,他居然對教育界下手了。馬斯克給他自己的九個孩子,以及員工們的孩子單獨創辦了一所學校,這還真是一個正規的學校,名字是Ad Astra(翻譯過來就是「至星辰」)。

不過這個學校和傳統意義上的學校還有些不同的,一般的學校都是6歲上小學,13歲讀初中,然後固定年齡學固定的知識點,只有一些所謂的神童才能越級升學,而在這所學校里,孩子的分班在一開始就和他的年齡是沒任何關係的,只是按照他自身的能力和興趣的評估來分配。也就是在這裡,你的同班同學有可能比你大20歲,也可能比你小20歲。不論年紀相差的有多遠,只要你們的興趣相同就可以成為同班同學。想想這也太酷了吧!

而最關鍵的點,在Ad Astra中,學校主要教授的是,讓學生們自主進行獨立的思考、不斷探索還有要勇於嘗試失敗,並且稱讚學生自我反思的品質。所以呀,Ad Astra的教育課程通常採用的是個性化和項目制的學習,來鼓勵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並通過實際的實踐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繞,換句話說,就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是,能教孩子什麼知識,而是孩子們能學會什麼,想學會什麼,以及學習的知識是否適合這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不是問題,孩子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他們最在意的。

所以說這所學校十分注重跨學科的思維培養,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學習,以此能看到學生更善於做什麼,從而發揮自身的優勢,到這邊有一些教育專家就會開始吹噓,西方的教育理念多麼的先進,而咱們的教學方式多麼多麼落後。

但是他們根本沒有回頭看看,在千年之前咱們就已經是這樣搞教育的了,馬斯克搞的這個教學體系,其實就是咱們古代的因材施教之說。

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仁愛」、「禮儀」等重要的倫理道德觀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也非常突出,他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即根據學生的特點、興趣和能力,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意思就是,是不是當我聽到一件事情之後就要馬上去付出實踐,就要立馬去做嗎?孔子跟子路說:有你爸爸在,有你的哥哥在,你怎麼可以聽到就去做呢?你要去問問他們的意見,你得借鑑比你有經驗的人的看法。

但是後來沒多久,孔子的弟子冉求也問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問題:"聞斯行諸"?結果孔子卻回答了和之前截然相反的答案,二話不說就跟他講,"聞斯行之!",意思就是聽到你就大膽地去做去嘗試吧!

這樣一前一後的問題,讓在場的其他弟子都聽懵了,為什麼一模一樣的問題,老師會給兩個完全相反的答案呢。結果孔子就解釋說,這很簡單,其實是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子路是一個非常衝動的人,所以我時不時就得幫他去踩個剎車緩衝一下,那至於冉求呢他是一個相對比較猶豫的人,容易思慮過多,有時候就會開始算計、猶豫不決,所以我要去推他一把。

這個故事展示了咱們中國傳統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並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幫助他們成長。

再有施教固然很重要,我們也不要忘記了「學」,古代的教育更加強調,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為從古至今,其實教學都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師做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不斷思考、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事物的客觀運行規律,從而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最終能夠運用於實踐中去解決問題。

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配合更為重要,大家知道嗎,在古代教室不叫教室而是叫「學室」,這充分表明,學習成敗的關鍵在於學,而不是教,每個學生都要去獨立的思考,這也是為什麼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自主的學習,這樣在師傅的帶領下,才能獲得必需的知識,不同的個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與提升。

自己的「因材施教」

反觀我們現在的很多學校,他的本質上是在訓練,不是在教育,教育才有因材施教的問題,訓練注重的是用什麼方法,可以最高效率的,讓學生考出儘可能高的分數,跟因材施教其實是沒有關係的。在最開始的教育上就錯了,那談何自主意識呢。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那想要真正提升自己的我們,要如何找到人生的導航呢,其實方法是有很多的通過一些工具,來讓我們對於自身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和指引,自己對對自己「因材施教」

自己的「因材施教」

給自己「因材施教」的工具,就是易學中的命理學紫微斗數,通過紫微斗數這個工具,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了解自己擅長什麼適合什麼,從而去揚長避短,順勢而為。很多朋友會反饋,工作怎麼做都做不好,學的專業怎麼學都學不會,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給自己因材施教。

紫微斗數不是所謂的封建迷信,它反而是是一項非常科學的工具,通過對星曜的算法,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特點和需求,用其趨利避害,見我之所見,長我之所長,從而對自己「因材施教」讓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判斷與指導。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希望讀完的小夥伴都能有一定的共鳴,探求易學之道共赴真理追尋,之後小道也會給各位帶來更多的易學內容,大家敬請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422878b5ece4fdf02b11cfc7009e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