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帆快進正當時——金昌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2023-12-09     蘭州新聞網

原標題:滿帆快進正當時——金昌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滿帆快進正當時——金昌市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2022年,全市民營經濟繳納稅收13.97億元,占全市稅收收入的17.66%;2023年1至11月,全市民營經濟繳納稅收14.23億元,占全市稅收收入的21.95%。

2022年,全市完成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9.3%,占全市投資比重為48.2%;2023年1至10月,完成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5.7%,占全市投資比重為47.8%……

翻開金昌今年來民營經濟發展畫卷,起筆不凡,落筆精彩。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平穩發展的壓艙石。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全力健全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全市民營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民營經濟,正成為金昌經濟高質量發展靚麗的名片……

勇立潮頭

力推民營經濟「加速跑」

開展玉米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是金昌市農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鵬最掛心的事。他專心玉米制種事業10多年以來,被多次評選為全市科技特派員,今年又榮獲了「2023年金昌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獎(創新發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作為民營企業,金昌市農豐種業有限公司積極推進訂單農業,實現公司、農戶雙贏的良好格局。年生產玉米雜交種800公頃左右,兌付農戶收購資金5000多萬元,達到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目的。同時,充分帶動了周邊鄉鎮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給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金昌市農豐種業有限公司是我市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勇於踐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無論是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還是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民營企業都肩負重要使命,擁有廣闊空間。翻開我市民營經濟波瀾壯闊的畫卷,起筆不凡,落筆精彩:

——全市民營經濟和個體經營戶數量增長迅速。截至2023年11月,全市共登記註冊各類經營主體5.45萬戶,同比增加0.48萬戶,增長9.62%。

——民營經濟社會貢獻穩步提升。2023年1至10月,完成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5.7%,占全市投資比重為47.8%。

——「四上」民營企業經濟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共有「四上」企業486個,從業人員56405人,其中民營企業達到407個,從業人員21934人,分別占全市「四上」企業總數的83.74%、38.89%,民營經濟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

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已成為全市吸納就業創業的主渠道。繁榮經濟、優化結構、增加財稅、擴大就業……民營經濟當之無愧成為了我市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政策加碼

培育民營經濟成長「沃土」

甘肅高能中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被甘肅省科技廳、甘肅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聯合認定為甘肅省高新技術企業。企業財務負責人介紹:「我們享受加計扣除、『三免三減半』等一系列惠稅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我們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開展愛心捐助活動。」截至目前,甘肅高能中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捐款金額超200萬元,並於2022年度榮獲金昌市金川區民政局授予的「攜手做慈善傳播真善美」愛心企業獎牌。

甘肅高能中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廠房

如果民營經濟是一棵棵大樹,那麼良好的發展環境就是肥沃的土壤。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嚴格落實國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項惠企稅費支持政策,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按照規定享受減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六稅兩費」等稅費支持政策。同時,擴大「非接觸式」服務範圍,提升民營企業「非接觸式」辦稅質效,年納稅繳費時間壓減至90小時以內。

強化融資服務保障,印發實施《金昌市金融顧問制度實施方案》,積極推薦有金融服務需求的民營企業,進入省級金融顧問對接企業名單庫,做好融資對接服務。建立企業應急轉貸機制,為資金周轉暫時困難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應急轉貸服務。目前,已設立3000萬元企業應急周轉金和5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以「真金白銀」的誠意支持企業加快發展。

「永昌胡蘿蔔」入選2023「甘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

支持企業開拓市場,目前,已推薦「海量隴豐」等7個企業品牌申報第四批「甘味」農產品品牌,推薦「永昌胡蘿蔔」申報「甘味」年度十大區域公用品牌,「華宇夢想」高原夏菜等5個品牌申報「甘味」企業商標精品品牌。

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堅決保護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合法財產權,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依法嚴格區分違法所得、其他涉案財產與合法財產,嚴格區分企業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嚴格區分涉案企業負責人個人財產與家庭成員財產,不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

一系列民營經濟「政策套餐」,極大地增強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給全市民營企業紮根金昌吃了一顆「定心丸」。

精準發力

營商環境全方位優化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走進甘肅鑫日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塔吊揮舞長臂起吊設備,工程車往來穿梭運送物料,工人熱火朝天,快馬揚鞭推進項目建設。

甘肅鑫日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原料成品罐區。

一浪高過一浪的項目熱潮背後,是金昌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環境建設,著力提升服務效能,完善保障體系,助力企業解難題、提信心、增後勁。

我市先後出台優化營商環境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領導幹部包抓重點項目、包聯企業、政企溝通交流座談、優化營商環境月調度、企業家日等機制,協調解決各類涉企問題632件,構建了銜接配套、系統完備的政策制度體系。

同時,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和省上一攬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政府帶頭守信踐諾,持續化解涉企歷史遺留問題,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帳」,在全省率先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以金昌市「信用承諾制+標準地+幫辦代辦」綜合改革模式為案例的甘肅省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創新成果,被納入「2023年度全國信用承諾優秀案例」。

政務服務能力強不強、效率高不高,企業的感知最敏銳、最深刻。

我市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方式,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政務公開專區,推行「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解難題」沉浸式體驗活動,積極推進告知承諾制、錯峰辦、延時辦、預約辦、上門辦等服務,大力推行「即來即辦」「一次辦好」「錯時服務」,金昌市擦亮「辦事不求人」金名片入選全國「雙十百千」工程典型案例。

創新驅動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年前,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宇恆鎳網有限公司四處出擊尋找新址,看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最後將腳步駐留金昌。落戶金昌,成為宇恆鎳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也是宇恆『二次創業』的起步。」董事長朱金法說。十年時間,宇恆鎳網在金昌走得穩健而快速。累計獲得24項國家級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承擔完成了新型環保鎳網脫網新技術等重大省級科研項目。金昌宇恆鎳網躋身於世界一流鎳網製造企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我市眾多民營企業緊緊抓住技術創新這一「牛鼻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創新贏得市場。那麼,在全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下,如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引導數字化服務商針對不同行業民營企業的需求場景,提升民營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金昌市源達農副果品有限責任公司

——支持民營企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創新平台。截至目前,金昌宇恆鎳網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源達農副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引導企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6家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220家企業完成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暢通科技創新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渠道,全面落實「兩單列一特設」改革任務,對1名持有「鎳都人才服務卡」的人才進行單列聘任,對2名引進人才設置特設崗位進行聘任,對351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崗位單列聘任,對156名專業技術人員不占崗位兌現高一層級工資待遇。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1家,其中25家為民營企業;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其中3家為民營企業。2023年度市級財政審核撥付科技創新省級獎補資金290萬元。其中:涉及民營企業獎補資金170萬元,共獎補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家,科技創新型企業6家。

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弱到強……日益壯大的民營經濟,正展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為金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澎湃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3c356bdf7cbc4921d79b23a369ea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