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辣眼、智商下線!迪麗熱巴再美也救不了這國產垃圾

2023-06-18     她讀

原標題:演技辣眼、智商下線!迪麗熱巴再美也救不了這國產垃圾

今年是國劇的爆發年。

開年的《狂飆》,讓無數人認識了從賣魚佬變成黑幫大佬的高啟強,劇中無數經典的名場面,也成了微信里的表情包。

之後《漫長的季節》更是獲得9.4分的逆天高分,成為今年當之無愧的No.1。

很快,又找到了一部「神作」,本以為能給我帶來驚喜,可沒想到得到的卻是一場驚嚇。

沒錯,說的就是這部——

坦白說,《公訴》有成為 神作的潛質。

演員陣容 靠譜紮實。

迪麗熱巴佟大為,一個是頂流,一個是演技派。

除此之外還有高鑫、馮雷、王迅、沙寶亮等一眾明星坐陣,排面不低。

講的,是檢察官和警官一起聯手 打擊電信詐騙的故事。

甚至還是 「最高人民檢察院重點項目」、「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大文藝扶持項目」。

從演員陣容到劇情故事再到官方背書,讓《公訴》的話題度拉滿。

一開播就收穫了不俗的熱度。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點開了第一集。

而我的心情,也如同坐過山車一樣,從雲端跌倒了谷底。

女主角 安旎(迪麗熱巴飾)是一名檢察官。

一開始她就接到了一個任務,去巴塞接應我方安插在詐騙集團里的臥底 張婉茹(賈青飾),取出機密情報。

至於為什麼讓沒有任何經驗的安旎去執行這項任務,領導給出的解釋也很簡單。

第一,安旎曾經在巴塞進行深度交流,對那裡的環境了解。

第二,臥底張婉茹是安旎之前的師姐,兩人頗有淵源。

第三,由於擔心犯罪集團認識公安系統的同志,所以讓相對小透明的安旎去接應師姐。

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但下個鏡頭,安旎就出現在國外的機場,身邊居然跟著一位刑偵支隊的副隊長。

上一秒還說害怕公安同志暴露身份,下一秒直接派了一個刑偵副隊長跟隨......

領導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很快安旎就位,但張婉茹那邊卻出現了新情況。

由於之前犯罪集團的一個窩點被搗毀,讓犯罪頭目懷疑組織內部出現了內鬼,於是頭目找來張婉茹,告訴她最近要加強對組織人員的監控。

而張婉茹本想靠著出門採買的間隙去送情報,但在臨行前頭目強行關閉了大門,不允許其他人出入。

其實頭目的想法也很簡單,只要知道誰非要在這段時間外出,誰就有可能是真正的內鬼。

按理說在這種時刻,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臥底,張婉茹應該一下就能識破頭目的小把戲。

按照猜想,接下來的劇情就是張婉茹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與犯罪集團周旋。

最終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成功送出情報,順利完成任務。

得知消息後,張婉茹完全可以選擇按兵不動,等到頭目放鬆警惕再去跟安旎接頭。

但她卻執意要出門接頭, 簡直是把「我是臥底」四個大字寫在了臉上。

且不說這個行為會不會讓自己暴露,如果張婉茹被犯罪分子發現,跟蹤她找到了安旎,後果不堪設想。

可張婉茹沒想那麼多,說好今天接頭,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行,於是毅然決然的出門。

果不其然,她的異常舉動很快就引起了犯罪集團的注意,張婉茹也很快就發現了有人在跟蹤她。

但她既沒有原路返回,也沒有試圖甩開他們之後再跟安旎接頭,而是加快了腳步,把犯罪分子帶到了安旎面前。

最後在副隊長的幫助下,靠著把一杯咖啡潑到犯罪分子身上,成功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才順利將證據交到了安旎的手裡,可惜張婉茹不幸因公殉職。

看到這裡,《公訴》的缺點已經暴露無疑。

作為整部劇里第一個高潮點,整個巴塞接頭的劇情拍的十分兒戲,最大的問題還是 人物的行為邏輯難以自洽

作為第一集中最重要的人物,張婉茹的表現不像一名臥底。

不懂得謹小慎微,明知道自己成為了懷疑對象,依舊選擇出門接頭,最終遭遇車禍強行下線,成為安 旎成長的工具人

負責接頭的安旎在接頭地點東張西望,滿臉寫著焦急,誰看了都覺得她心裡有鬼,除了反派。

兩個人的智商都不在線,這也導致角色形象立不住,觀眾根本沒法很好的帶入到劇情中來。

除此之外,作為一部相對嚴肅的正劇,部分劇情不僅不能讓觀眾產生共情, 還會破壞整部劇的氛圍。

例如安旎降落在巴塞機場時,不像去接頭,配上濾鏡,倒像是去走秀;

再例如電詐集團在上話術課時,底下的「學生」可以隨意插話,活脫是一個大學課堂;

張婉茹在給師弟師妹演講時,安旎的心思居然在她的發卡上。

劇情的展開也十分草率。

上一秒安旎親眼目睹師姐在自己目前犧牲,下一秒鏡頭一轉就來到了兩年後。

靠著張婉茹用命送出來的情報,警方雖然打掉了犯罪團伙,但整個集團的BOSS老A卻依舊逍遙法外。

經過深思熟慮,領導決定重啟案件,安旎和刑警隊長 何陸源(佟大為飾)搭檔,一起調查老A。

雖然我們都知道,《公訴》的主線是 安旎和何陸源搭檔對抗老A,但跨國接頭的劇情實在是有些虎頭蛇尾。

一名臥底用生命傳遞出來的情報究竟是什麼?電詐集團究竟如何落網?這些疑問劇情里都沒有交代。

最終只有一句輕飄飄的旁白,不僅不能體現出檢察官的不易,同時也讓人物形象變得極其單薄。

可以肯定的是,《公訴》想探討的問題有很多。

網絡遊戲、網絡直播、賭球、高利貸、殺妻騙保等等等等,但由於劇情缺乏張力,導致對這些主題的探討都像是隔靴搔癢。

例如安旎閨蜜的老公深陷賭球的泥潭中無法自拔,劇情沒有交代他為什麼要會這麼做,也沒有展現他內心的掙扎,最終只是被閨蜜發現暴打。

例如為錢加入遊戲公司的公關專家,當他的女兒問他為什麼違背原則時,他表示僅僅是為了因為家裡積蓄都給了老伴看病,想在退休前能給女兒多留點錢......

劇情里也沒有他跟妻子、女兒之間的溝通互動,「為女兒多留點錢」更像是給他自己撈錢的說辭。

可以說從角色出現的那一刻開始,觀眾就已經猜到了誰是壞人,也猜到了結局。這麼一看,《公訴》不像一部電視劇,更像一部普法宣傳片。

邏輯存在硬傷、人物形象單薄。目前看下來,光環加持的《公訴》,觀眾似乎並不買帳。

收視率暴跌,就是最好的證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在這些問題的襯托下,覺得一直被觀眾們吐槽的選角和演技反倒沒那麼重要了。

因為演員的發揮固然重要,但一部劇集要想真正獲得觀眾的認可,劇情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不明白這點,演員陣容多麼豪華,主題多麼宏大,有多少官方背書,最終也只是空中樓閣,被觀眾們無情拋棄。而老妹兒也只能說上一句——

太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307c30b2ca5e716c198a183af8aba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