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跑者都可能遭遇的狀況,秋冬季跑步尤為常見。
運動岔氣全稱運動相關短暫性腹痛(exercise-related transient abdominal pain,ETAP),多發生在腹部右上象限(RUQ)或右下肋部。
迄今關於跑步岔氣沒有一個確定的解釋,可能的原因:
——從這四點原因來看,雖然沒有統一的解釋,但如果能避免上面這些問題,那跑步岔氣興許就不會發生了。
跑步中遇到岔氣的解決步驟
如果你在長跑比賽或嚴肅的跑步訓練中遇到岔氣,想儘快緩解症狀、而不是停止跑步的話:
簡單總結為三組詞,降速、施壓、變節奏。
需要注意,即便按上述流程、如2-4步岔氣已經緩解消失,並不意味著接下來繼續跑步岔氣就不會再次發生。因而遭遇煩人的岔氣後,你可能需要調整比賽/訓練的目標,心態上也得坦然接受了。
預防岔氣,跑步前後/日常應該做的
跑前飲食
跑前的正餐達到七分飽即可,完成進食到開始跑步至少間隔90分鐘。如無法滿足這一時間,酌情考慮將正餐安排在跑步訓練後、跑前吃點麵包/香蕉等簡餐。 避免全麥穀物、芹菜等富含粗纖維的碳水,過多攝入可能會有腸胃消化的問題。 精細碳水化合物(如蛋糕)則始終不能算優質的跑者食物,少吃點為好。
跑前深呼吸訓練
正式開始跑步之前,進行6-12組緩慢深呼吸,以鬆弛呼吸肌(膈肌)。 具體可以通過3秒吸氣+5秒屏息+5秒呼氣,儘可能的徹底呼吸,每一次呼和吸都感覺體內的氣體被排空/充滿,感受到呼吸肌有力的張弛。 這種深呼吸也可被視為是針對呼吸肌的熱身。
跑前熱身
跑前熱身目標主要在於讓心率提升、肌肉加熱到適合運動的溫度,以及喚醒身體內臟器官尤其是那些惰性器官的狀態。最合適的跑前熱身是強度稍低的原地跳躍動作+身體四肢舒展動作,時間需達到至少10分鐘。 實在不願意熱身的跑者……也可以利用開始跑步後前15分鐘,從快走的狀態過度到慢跑,逐漸提升心率和配速,將跑步的開端作為熱身的一部分。
跑步中的呼吸
越是低溫天氣(體溫與外界溫差越大),越建議使用鼻子進行腹式呼吸。 強度提升後,也儘量採用鼻子吸氣+口呼氣的方式,用口呼吸時最好半張嘴,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入口腔,或舌頭抵上顎,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喉嚨/肺部,產生過強的刺激,出現岔氣。 和瑜伽一樣,跑步的呼吸同樣是門技術活——人只要活著就一直在呼吸,但即便是很有經驗的跑者,也未必能保證自己掌握了最有效的呼吸。關於跑步的呼吸,你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適合自己和效率最高/最合理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跑步之外,核心區域力量/柔韌性訓練
核心力量越強,岔氣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低。 幾個推薦的動作:下犬式、臥橋(配合瑜伽球效果更佳)、超人式、平板支撐。 ——以上動作,每組10-15次一組/靜態動作20-30秒一組,重複3組。 核心區域的柔韌性訓練,包括很多瑜伽動作,也能非常有效的鍛鍊到核心深層肌群(比如橫膈膜)。
所以每周進行2-3次、每次10-20分鐘的核心力量訓練,岔氣也許就成為過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