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梁曉聲先生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梁老的作品幾乎都圍繞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段歷史,比如九十年代熱播劇《年輪》。《人世間》也不例外,以光字片周家的生活軌跡為中心,全面展現了幾十年的歲月變遷。
本篇文章隱者想聊聊周秉義的婚姻,它的背後記錄著那一段波瀾壯闊的大歷史。為什麼周秉義能娶到背景優越的郝冬梅?放到當下,這絕對是天方夜譚,別說娶到,你連郝省家的孩子在哪上學都不知道,更別說相識相知了。所以,周秉義的婚姻其特殊性在於,在一定時期,有外在力量打破了門閥朋友圈,使得這些天之驕子嬌女來到凡間。
1、他們處處追求平等,我們處處追求不平等
無論是周秉義還是周蓉,或者是落入凡塵的郝冬梅,在他們的青年時代,都在追求平等,為此,周秉義寧願搭上前途,也要與郝冬梅在一起;周蓉更是自願申請去了貴州,去追求她的愛情,和她的理想。
所以,周秉義的愛情與婚姻,是理想的產物,周秉義堅持認為,不能因為郝冬梅父母犯了錯誤,就否定郝冬梅,否定她的戀愛權利,這是根紅苗正的周秉義,放下自己的「身份」,去迎接「身份低微」的郝冬梅。
人,生而平等,以前富人瞧不起工人,現在也不能反過來工人歧視富人。可以說,周秉義和郝冬梅,是那個時代最希望培養出的年輕人,互相幫助,肝膽相照,不是為了誰壓倒誰,而是共同的解放。
當下的我們呢?都在極力追求不平等,學區房是做什麼的?區分窮富的。別提什麼為了孩子的教育,大白話,就是讓自己的孩子未來更加接近人上人。何為人上人?當然是騎在別人頭上。
2、郝冬梅父母恢復原職,是婚姻破裂的開始
郝冬梅在與母親吵架,說出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他們對不平等的事情極度反感,哪怕自己就是享有特別權利的人。但是無論如何爭吵,金月姬夫婦都恢復了原職,變得和從前一樣了,因為試圖改變他們的力量消失了。
朋友們注意,這個時間點很重要,也就是郝省與金月姬又回到小樓開始,周秉義郝冬梅的婚姻,開始出現裂痕,直至破裂。
如果金月姬還是在被教訓的階段,她會對女兒能嫁給周秉義這樣的人無比贊同。但現在形勢不同了,周秉義已經配不上我們家了,這不是歧視,而是客觀條件。郝家現在有能量了,而且能量很大,哪怕一丟丟被周家利用了,那都會給光字片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不管你金月姬願不願意,別人沾光是你無法控制的,金月姬無罪,是她手裡的東西有毛病。於是,周秉義與郝冬梅,因為郝家與周家恢復的差距,而矛盾頻出。兩盒茶葉的事情,雞毛蒜皮到了周家都是天大的事,因為被大戶人家歧視了。
3、強扭的瓜,不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前幾年流行的網絡用語。看完了前兩節,你覺得隱者是支持周秉義那一代年輕人嗎?別誤會,隱者從來都是把問題的兩面性剖開了給你,答案還需要你自己選擇。
有理想固然是好事,但轟轟烈烈後我們總要回歸到現實,畢竟,有情飲水飽,但天天喝水這人也活不下去。當我們人為的消除人與人的差別後,會發現這就像破傷風一樣,裂痕雖然癒合了,但差距就像那留在身體內的細菌,在無氧的環境下迅速成長直至傷害身體。
周秉義的婚姻就是這樣,在拋棄了世俗的一切走到一起後,那愛情似乎就開始變味道了,原著里周秉義是這樣評價自己的婚姻:
「他和冬梅的愛情關係果然一直柔情似水,水平如鏡,水位既不曾漲過一分,也不曾降過一分,就那麼溫溫柔柔地處於止水之境。表面看起來很正常,實際上太不正常了!好比一鍋溫水,既不開,也不涼,比人的正常體溫都高不了幾度!」
愛情某種意義是等同於激情,瘋狂,義無反顧,恨不得交融在一起,你想一想,你念念不忘的是不是這種感覺?但這溫水是什麼,是娶老婆還是娶了個同志?
為什麼像溫水?因為雙方都很小心,每一次齒輪的咬合都需要兩個人硬撐著,假裝沒事的背後,是兩個人的大汗淋漓,心力交瘁。
再深一步分析,當不平等恢復了,周秉義不再有主動接納的成就感,郝冬梅也不再有雪中送炭的溫暖(誰需要你給大戶人家送溫暖呢,剩下的只剩報恩了),這才是二人婚姻破裂的深層次原因。二人依靠外在力量達到的動態心理平衡,在金月姬恢復原職後,被徹底打破了,成為了靜態的溝壑差距。
在原著結局,周秉義去世後三個月,郝冬梅就改嫁了,嫁給了紅色的後代。這絕不是背叛,也不是不忠,而是兩個人彼此體面的放手。
這篇文章隱者會放到讓子彈飛專欄里,塵歸塵,土歸土,但張麻子,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