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掃描·特產」萊陽地方特產

2019-11-03     內刊主編

花生

萊陽的五龍河是膠東最大的河流,主流和支流兩岸分布著大量的沙田河畔沙田透氣性好,礦物質含量豐富,特別適合花生的生長,因此萊陽的花生產量大、品質好、口感甘甜,在清代就已經是地方名產,遠近聞名。民國《萊陽縣誌》載:「落花生俗名長果。清康熙初閩僧應元得其種於扶桑,漸傳北方,光緒末又有自外洋來者,顆粒較大,種植尤多,占全境農田約十分之一,為出口貨大宗。」清朝末年,金口港南通上海、福建、香港等地,即有花生、生餅出口記1949年以前,花生米出口一直為出口貨物之主要品種,在上海街頭零售的烤花生果,皆稱為萊陽所產。新中國成立後,花生出口成為外貿出口的主要品種之一,1985年收購花生仁5800噸,占全市總出口額的30%。

南鄉芋頭

1995年《萊陽市志》載:「萊陽芋頭是萊陽著名特產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其皮色棕紅,肉質白嫩味道香甜,爽滑可口,有健胃養顏之用。」菜陽境內各地都產芋頭,南鄉的芋頭種植尤多,以嵐子村的芋頭最為有名。芋頭面軟爽滑、香甜健胃,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農村,烤芋頭是兒童最喜愛的食品並有治療腹瀉的作用;在傳統宴席上,燉芋頭、蜜汁頭和拔絲芋頭都是人們喜愛的常見菜肴;在民間,自古就有守歲吃芋頭的年俗,預兆來年日子有「余頭」。芋頭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康熙《萊陽縣誌》中已有「芋苗」的記載。1913年,山東省第一次物品展覽會上,萊陽芋頭作為地方特產被展出。1935年民國《萊陽縣誌》記載:「芋一名蹲鴟,近年漸為出口貨大宗。」說明芋頭的出口從民國年間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芋頭曾經煙台青島出口到日本。1985年,萊陽開始大量加工凍芋仔出口,此後芋頭的種植加工規模急速擴大,為萊陽食品加工業開了先河。到190年,全市有芋頭基地23萬畝,年產頭5100多噸。芋頭加工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國,成為出口食品的主要品種。

北山栗子

萊陽市區大部分屬於丘陵地貌,尤其北部地區旌旗山一帶,山多地少,嶺谷縱橫,林木茂密。山中多栽種栗子樹,古樹成林,所產栗子馨香甘甜,遠近聞名。民國時期《萊陽縣誌》載:「栗秋實,殼多刺,曰栗房,俗稱栗蓬。縣北部山野中尤多。」尤其以旌旗山東麓麻姑頂村一帶的栗子特別有名,個頭大、顏色紅、栗肉香,是饋贈親友的滋補佳品。市場上出售栗子者,多自稱是北山栗子,以增其值。

鳳山玉

鳳山在姜疃鎮後森埠莊村東北1公里,海拔124米。鳳山產玉,玉質細膩,顏色淡綠或金黃,硬度適宜,是雕刻之上品,稱鳳山玉。《萊陽縣誌》載:「風扇後石,或含玉質,色淡綠或黃而硬,向銷掖縣供雕刻圖章之用,俗呼為鳳山石。」鳳山玉產量不多,本地不進行精細加工,原玉多銷往萊州、東北等地,在全國玉雕行和篆刻界少有名氣。古代鳳山上有僧寺,風景殊美,當地流傳著不少關於風山玉的傳說,如《玉懷的故事》等。

其它特產

除以上幾種特別著名的萊陽特產以外,還有很多名聲在外的萊陽土特產都值得一提。

植物類如:大野頭的櫻桃、朱蘭村的黃煙、南臧家疃的紅心蘿蔔、賀家溝的黃瓜、地北頭的姜、林格莊的桃子、劉家曈的茄子、於家店的芹菜、蜆子灣的西蘭花等。

藥材類,萊陽不僅出產優質沙參,半夏和黃芩也是在全國有名的。

動物類如:南海的佳吉魚、梭魚、羊郡的蟶子、五龍河的秋螃蟹、富水河的河口魚、蜆河的蜆子、照旺莊的鴨蛋等。

礦物類如:南海的海鹽、大天山的紫銅礦、荊山的蛭石(古稱石棉)、北泊子的魚化石、侯家夼的青石板、鐸山的假山石、五龍山的怪石、馮北山的馬槽石、山前夼、葉家莊、鞠家溝、石水頭的石灰石、白藤口的膨潤土、珍珠岩、沸石、觀音廟的白土等。

食品類如:黃埠寨的餅子、萬第的火燒、北門裡的包子等。

手工類如:張格莊的泥缸、東宅的陶盆、楊家疃的煙囪和花盆、唐家窪的瓷缸和砂碗、淳于的棗梳、保駕山的席、瓦屋莊的笤帚、花國頭的蒲窩、蓋莊的柳筐、後河前的柳活等。

(整理:唐風新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0rnMm4BMH2_cNUg2U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