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威馬→「危馬」,新勢力造車路在何方?

2023-10-22   北京交通廣播

導 讀

近日,曾經的新勢力造車的代表性車企威馬汽車申請預重整,力圖吸引新的投資實現重生蛻變。但威馬車主表示,目前,威馬汽車的保養和維修都難以為繼,只能等待威馬「起死回生」。回望曾經,大量新勢力一擁而入,加入造車隊伍;再觀如今,不少新勢力敗下陣來,遺憾退出市場。新勢力造車,前路在何方?

威馬淪為「危馬」

威馬告知函/網絡圖片

近日,威馬汽車正在進行經上海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預重整階段,意圖通過重組債務引進戰略投資人,避免破產,實現重生蛻變。威馬汽車在10月10日發布的告知函中表示,將繼續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

威馬車機系統「癱瘓」/車主提供

但就在幾天後,威馬車輛一度出現了手機藍牙鑰匙無法使用,車機系統斷網等情況。程先生在三年前購買了一輛威馬EX5探索版汽車,現在這輛車已不能正常保養

保養系統里程為7萬公里/記者拍攝

實際里程已達到9萬公里/記者拍攝

目前,程先生的車輛保養系統中顯示,下次保養時間為10月份、行駛7.3萬公里時,但是車輛電子裡程表的實際里程已達到9萬公里。

「從6萬公里去做保養的時候,所有的保養記錄就已經不能同步到這個機車和後台了。雖然說網絡恢復正常了,但是保養沒有辦法正常進行。只能私底下去找店去做,就拿一張手制的憑證,證明在規定的里程或者時間內做了一次保養,通過計算機的後台被廠家認可的保養,這裡邊是沒有的。」程先生說。

威馬APP斷網/車主提供

北京威馬車主群消息/車主提供

其實,早在威馬汽車進入預重整階段前後,就有越來越多的威馬車主發現,自己的車輛已經和「智能」背道而馳,多次出現軟體系統失靈等難以預料的情況

威馬體驗館(望京店)已「消失」/記者拍攝

但想要修車也是「難如登天」。目前,北京的威馬線下門店和維修點已關閉殆盡。晚上7點多,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方恆購物中心的威馬體驗館(望京店),這處商場都早在今年初關店改造,威馬門店也沒了蹤影。

「這個商場很早就關了,說是要改造,跟我們說的是兩年以後才能開。我之前在這邊逛是看到有威馬汽車店,但是印象中這個店要比商場關的早。」附近的商戶說。

車主「自救式」維修

沒有線下門店,打不通客服電話,威馬車主們只能紛紛開啟「自救」模式。車主程先生車上的多媒體功能按鍵失靈,他只能自己想辦法,花費了成倍的時間和費用才勉強修好。

程先生說:「多媒體裡面有一個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這個是和音視頻系統連著的。當時修這個部分的時候,正常廠家修的話,配件加工時的話應該1500元。現在買這款舊的二手件已經翻倍了,去各個維修店去問,只有一家給回信,有這個配件,去那給修的。」

程先生的威馬EX5探索版/記者拍攝

即便想要將手中的威馬汽車賣掉變現,逃脫這個「死循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北京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萌分析,目前,部分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大約是1年7折、2年5折、3年「骨折」。「像威馬這種情況,比如說20萬元買的車,正常在三年後,這個車按照正常行情,三折還能賣六七萬塊錢,但可能現在也就是2萬到3萬。最後就是基於報廢價,這車只能賣8000元,因為電池至少還有價值。」

威馬汽車 困局何解?

威馬北京總部內/記者拍攝

針對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引發的危機和車主面臨的實際困難,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事故汽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馮君提出,協會擬將和廠家展開洽談和調研,包括廠家能提供哪些支持,比如客戶資料、技術資料。協會可能會組織一些能力比較強的、有新能源維修技能的企業,有針對性地培訓他們威馬汽車的特殊技術點,適當準備一些威馬汽車的零部件,將來為遇到困難的車主做好服務,解決其後顧之憂。

威馬汽車10月18日發布的聲明/網絡截圖

在威馬汽車10月18日發布的最新消息中提到,威馬汽車並沒有申請破產,預重整隻是企業面臨困境的早期階段進行的自救行為。目前,公司核心崗位運營正常,公司的重點包括售後服務、復工復產、出口業務、海外合作、國際融資以及引進戰略投資人等事項,已取得一定進展。

汽車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分析,目前威馬汽車虧損達到136億,但實際的資產額剩餘30到40億,是典型的資不抵債。威馬希望通過重整,把一些不良資產剝離,剩餘一些優質資產,吸引新的資本注入,來實現品牌復興。

威馬汽車曾經的融資/威馬官微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2年,比現在的新勢力造車第一梯隊的「蔚小理」更早走上風口浪尖,更獲得了堪稱「頂配」的投資,但情況卻從2020年左右開始急轉直下,企業經營一度陷入困境。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網絡圖片

9月10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發布一條微博說,「好事多磨,靜待花開」。可車主們等來的,似乎只有預重整的消息和狀況百出的用車體驗。

對於威馬的重回巔峰的可能性,張翔評價說,這將較為困難,威馬汽車缺少核心技術,它的自動駕駛、軟體生態系統是短板。現在威馬旗下的產品水平都是幾年前的,已被市場淘汰

新勢力造車路在何方?

陷入困局的不只有威馬汽車,還有曾經的雷丁、愛馳、佰騰等車企,昔日市場寵兒的「敗北」,昭示著新勢力造車的大困境。

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圖片

高峰時期,國內造車新勢力有近200家企業入局,但現在卻寥寥無幾。為什麼資本會一擁而上,加入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賽道呢?

新能源汽車評論人、電動汽車觀察家主編邱鍇俊認為,這和技術、政策、經濟等多重因素相關,尤其是技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新能源汽車可以和燃油車在續航上相媲美之後,儘管還存在補能等問題,但更好的駕駛體驗、更低的使用成本,更環保、更安靜等這些優勢與生俱來,消費者也認可。近幾年,電池成本也大幅下降,所以在技術上,很多創業者、業界人士、投資資本就看到這樣的機會,去做新能源汽車的創業。」邱鍇俊說。

威馬首款車型EX5/威馬官微

在眾多備受關注的造車新勢力中,目前,頭部企業蔚來、小鵬和理想這「三小強」 在優勢差異性上各有所長,產品體系已涵蓋轎車,SUV、MPV等眾多車型。

但今年上半年,隨著施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終止,新勢力還沒從震盪中緩過神來,又遭遇特了斯拉引發的「價格戰」與燃油車價格「內卷」,可謂備受煎熬。

邱鍇俊認為,中國汽車生產製造的競爭是異常激烈,傳統車企已經有非常大的產能,一直都是處在供過於求的狀態。最近兩三年,所有的傳統車企都意識到新能源汽車必須成為主要產品或者說是戰略性的產品,投入非常多的資源。實力不強的企業去造車,很難在競爭當中存活。

威馬汽車「挪位」/網絡圖片

大浪淘沙。當新勢力和資本從新能源汽車賽道撤出,市場回歸理性,如何最大化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值得關注。雖然商務部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規定,供應商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停產或者停止銷售的車型,並保證其後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相應的售後服務。但在實際執行層面,這一部門規章的效力顯然有限。

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提出,探索建立相應的售後維修基金,或者相應的售後服務保障制度,確保汽車企業如果真的遇到經營的問題之後,仍然有能力、有資金去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陳音江認為,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要引導汽車企業誠信守法經營,主動採取相應的措施去維護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果真的遇到了一些經營的風險,要及時地通知消費者,並且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把權益損失降到最低。

新能源汽車/網絡圖片

針對新勢力造車的未來發展之路,新能源汽車評論人、電動汽車觀察家主編邱鍇俊表示,現在來看,新勢力造車的新「入局者」競爭力已經相對有限,現在還保有較大競爭力的都是頭部新勢力企業,獲得了一定的融資、銷量、消費者認可。只有全心全意地做好生產開發和經營服務的新勢力企業,才有實力和傳統車企繼續競爭。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記者孫媛、戚天,主編程艷

編輯:北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北京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中心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新聞敲詐、虛假新聞等新聞違法行為,尊重新聞版權,並歡迎社會各界進行監督。如對我們的新聞報道存疑,請將問題反饋發送至郵箱weixinfm1039@126.com,我們將嚴肅核實,給予回復。

近期熱點

  • 首個高峰到了!記者帶你探路,去香山看紅葉,你需要知道這些
  • 廣播一嗓子,喊來救命藥!一句話,現場共鳴了……
  • 今天,這4000人徒步32公里,在你的朋友圈微信運動排第幾?

點個

聽聽身邊的朋友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