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首次見慈禧,回家便跟兒子說了8個字,眼光獨到一針見血

2023-11-21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李鴻章首次見慈禧,回家便跟兒子說了8個字,眼光獨到一針見血

說起李鴻章,想必大多數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他不僅是洋務運動的領導人,晚清時期的一代名臣,更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者。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可真正身處在那個年代來看,我們其實也可以理解李鴻章的無奈。

從維護清政府利益的角度看,他也是熱愛這個國家的,所以想要開展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所以派兵鎮壓太平天國的叛亂,面對不平等的條約,李鴻章也做到了據理力爭減少損失,慈禧太后也曾稱讚他為「再造玄黃」之人。

從這也可以看出,李鴻章初入清朝官場,也是想為清政府做出一番貢獻的,不過,當他第一次面見慈禧太后,這個真正掌管著清政府統治實權的人後,卻感到了深深的無力,回家只對兒子說了八個字,也讓人不得不感嘆他的眼光。

一、初入官場

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2月15日,正值道光年間,他六歲就進入了家館棣華書屋學習。因為非常聰明,從小就深受老師們的喜愛和關注,認為他日後肯定能有一番作為,果然,在1850年,李鴻章被授翰林院編修,充武英殿編修。

李鴻章是典型的時勢造英雄,在亂世中做官,也承載了更多的壓力,他初入官場,就遇上了太平天國運動,彼時黎民百姓對清政府有諸多不滿,農民起義想要推翻這個腐朽政權,外國又有不斷小動作進犯,國家處於內憂外患之際。

李鴻章為改善局面,一手組建了淮軍,他在曾國藩門下做事時,就經常對軍事發表看法,這次有太平天國運動,李鴻章更能大展宏圖,果然,在他帶領的淮軍和湘軍的共同努力下,太平天國政權被摧毀瓦解,這也證明李鴻章在軍事作戰上還是有一定天賦的。

不僅如此,李鴻章還不是固執的保守派,他能夠看出當下政府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想辦法解決一切,為此,他不斷推進洋務運動的執行,在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整整三十年間,一直親力親為大規模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以此來尋求變革、挽救大清朝岌岌可危的局勢。

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李鴻章對於清政府統治者來說,是個很好的臣子,他組建了當時亞洲武器最強的北洋水師,他足夠衷心、足夠有才華,如果生在盛世,這恐怕會有不小的作為,然而,生在被慈禧太后掌權的晚清,他就只能做太后手下的傀儡。

這也導致多年後,後人評價他更多的也是他作為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者的無能,縱然他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卻還是無法改變這一切,其實李鴻章自己也知道這一切,知道只要有慈禧太后在,他是沒有機會看見清政府重回巔峰的,這一切也要從他初見慈禧太后說起。

二、初見慈禧

我們都知道,在晚清時期,清政府真正的掌權者是慈禧太后,所有的官員見到傀儡似的皇帝其實沒有太多想法,但見到慈禧太后,這意義絕對非同凡響,這意味著你被真正的掌權者看見了,是無比的榮耀和即將被重用的肯定。

李鴻章和曾國藩共同鎮壓太平軍後,就因為表現突出被慈禧太后召見,要知道當時的他甚至沒有見過皇帝,一下子直接越級見到了真正的掌權者,內心別提有多激動了,他以洋務運動為切入點,準備了一肚子關於改革的見聞,想要和這位掌權者好好探討一番。

可真的見到慈禧太后後,李鴻章心中一團火瞬間被澆滅,他還沒有說幾句關於這方面的事,慈禧太后就一臉高傲地叫人呈上來一桌飯菜,對著嘴還沒完全閉上的李鴻章說:「好好吃吧,吃飽了就回去休息」,這番言辭無外乎是下了逐客令。

最讓李鴻章感到扎心的還不只是這些,他將自己的間接轉述給恭親王時,對方表現得很有興趣的樣子,對他的想法也大加讚賞,這讓他覺得國家並不是沒有想真正變革的人,也是有想要做點實事的人,可這樣的人往往不在高位上,讓人不僅感到無奈。

三、評價慈禧

不過,李鴻章也不敢對此多說什麼,只是心中不免嘆息一聲,一個國家的掌權者,對於國家發展如何絲毫不感興趣,卻又不肯將實權還給皇帝,這說明她就只是享受權利可以帶來的至高無上的感覺,絲毫不願意為之操心、付出精力,是結結實實的利己主義者。

那個時候能得到慈禧太后召見的臣子數量並不多,大家都對這背後掌握實權的女人很是感興趣,想要知道她長什麼樣子、有怎樣的氣度,李鴻章的兒子也不例外,等李鴻章到家後,就迫不及待詢問父親對於慈禧太后的印象。

李鴻章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想到慈禧太后那張淡漠、不想多說什麼的臉,只能嘆了口氣說道:「似有韜略,或無大才」。這話仔細琢磨一番,還真是一針見血、十分貼切,可以說是當時所有對國家抱有一絲期待的人都會說出的話來。

慈禧太后固然很精明,但在朝政上並沒有雄才大略,李鴻章一個真正有抱負的人,面對這樣的掌權者內心應該是非常無力、失望的吧。在後世的歷史中,我們評價慈禧太后,也完全不會將她放到與武則天相應的層面上來。

她看似精明,實則沒有胸懷天下的氣度,只是貪圖權利帶來的地位和奢靡、享受,這樣的人在一個國家掌權者的地位上遲遲不肯放手,這個國家又怎麼會好呢!她縱然能壓住群臣「似有韜略」,但也不可否認她不用心以及治國的無能。

四、總結

李鴻章後來作為晚清時期的外交家,也為清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回顧他初入官場時的風采,施展洋務運動時的決心,初見慈禧太后的失望,不難看出他這一生對於清政府來說,確實很值得重用的權臣,擁有著一定的地位。

當然,通過李鴻章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也不難看出慈禧太后的自私,比起國家更看重自己,她的心中根本也沒有什麼天下百姓,有的只是對權利無盡的渴望罷了,「似有韜略、或無大才」真是最好的評價,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0dca714336faa8ffb6d0d75fbf6abc8.html